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2025年百蹊20周年故事征文集

[复制链接]
Molly 发表于 2025-5-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微弱的光芒与思考》——致周年纪念


作者:关姨


收到茉莉的信息,知悉百蹊“诞辰”二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甚是感概!

二十岁,风华正茂的“青年”。

感慨,单纯的念头,便走进了大山,走进了那些漏雨透风的家,携助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走向美好未来。   

记得2011年夏,到广西巴马西山乡,家访小学生(卢宇)的家庭,我们坐在向邻居借来的小板凳上做访查,家里一贫如洗,小卢宇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访查结束后,有拍照需要,祖孙俩合影,爷爷急忙从旧箱子里翻出了一件外套,穿着整齐,留下了体面的定格,我瞬间被感染了,爷爷即使再贫困,也尽所能地保有尊严得体,这种得体,在贫寒面前,是如此稀有,如此尊贵,让我颇为感触!   

另一件让我深思的事情,也是发生在2011年的巴马,那天老师约好了一位女生在教室访问她,但是学生拒绝了,老师很生气“说好的,在学校等,怎么跑到墟集去了?”听到此话,我明白女生的心思,拒绝访查,我寻思,她可能不喜欢这种方式?或许不愿意如此直接的给予帮助?不论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该免强于他人接受一份好意,我们给予的支持,他人有权利拒绝的,我意识到这个道理,——给予,也是要尊重,要理解弱小的自尊。强给,是霸道的逻辑。这位女生给我上了一课,一个关于尊重的“课题”。     

在访查中,细细观察,体验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会刺痛心灵,巴马一小学女生,母亲长年不回家,女孩便寄居于姑姑家,那回,我俩同睡了一个晚上,清晨我刚起来梳洗,转眼间,被子,床铺她都整理好了,唉,我惊讶她的乖巧,懂事得超乎她的年龄,怎不叫人心疼,我拥抱她入怀,感觉到她身体的不适应,很生硬,她,太缺乏抚爱,缺少安全感,我们能给予的帮助很微弱,心中企盼,弱小无助的他们快快长大,强壮了,就可以自立。  

我坚定地相信,百蹊的坚韧脚印,是踩在大地上的善行,是荆棘丛中盛开的小花,是山涧涓细潺潺的清流。

我爱百蹊,我爱百蹊人!

今天站在二十周年庆的时光里,遥望三十周年,四十周岁的未来 ,那将是一个“强壮的成年人”。

我们共同努力吧!

百蹊MT 发表于 2025-5-1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捡起来就做,做完就放下》

作者:小鳖



大概是2006年吧,我在磨坊户外玩得不亦乐乎,参加了喜娅组织的仰天湖骑马露营之旅。
鬼使神差就加入百蹊助学,同时入会的有十数人。现在想起,不得不佩服挖坑人之功力深厚。

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参加义工培训,铁人是组长。记得是一晚上,我从莞城开车到长安。作为一名新人,培训是极重要的,那个晚上我学习了怎么做调查。我们还深入研究了“调查”这个词到底恰不恰当?用“访谈”“家访”可能会更好一点? 调查与被调查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前提假设是怀疑、求证,受助人会不会觉得受嗟来之食,尊严有亏?还有,如何用温和的方式,了解受助人的家境真实情况?我们新义工,两两对练许久,不得要领,我靠,原来当个义工真不是那么容易!
回家的路上,我对自己深度怀疑:我为什么要做个义工?我能做好这个义工吗?
就目前来看,我啥也不了解,啥也不懂,什么是公益?我是一头雾水走进公益。
为什么加入百蹊?可能就是百蹊理念吧:快乐公益!
我觉得快乐是一切动力!再有意义的工作,做到苦大仇深,咬牙切齿,也坚持不了多久。我是贪图享乐小鳖,从不为难自己。走进百蹊,让我体验到另一种快乐。
我第一次参加调查活动,是和天堂、铁人去上犹做调查,那次闹得可欢了。回来写了一篇《当流氓遇到痞子》游记,历数我在活动中糗事,同行中好几个活宝,不知道有没有机会重逢?
天堂兄弟你可好?
那天晚上,你我共睡2米8的大床,玉帛相见,谁看谁都不顺眼,套房门不能关上,你还说要在床中间放上水碗一排,保其名节!
第二天中午,我去安排红炆赣江鲤鱼等菜色,你让我坐在你旁边的副陪位,刚坐下,你当众人面,高声对我说:鳖兄昨晚辛苦了!气得我举杯相敬:堂哥昨晚你也不容易!
把众人恶心坏了,笑得瘫坐在椅子上。氛围都烘托到这里了,合卺交杯酒一喝,我算是交代在这里了!上犹从此多出一山:断背山!

我已因工作原因,从百蹊下车很多年,有一天中午,一个陌生的小女生给我打电话,实在想不起谁?我正懵圈时,她告诉我,她是我当年去她家做调查那个小姑娘,现在大学毕业,学财会专业,现在在东莞,马上要去别的地方,专程打电话,感谢我。
一时语塞,相隔近十年,旭阳暖如初。
我想起这个小女生了,那是去上犹做的一次调查个案:
这个小姑娘家中发生变故,生活很困难,符合我们继续资助的条件。临别时,小姑娘欲言又止,我很快就觉察到,我故意停顿好一阵, 静静看着她: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的吗?
小姑娘终于鼓起勇气说:“我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现在掉到30多名,现在我很焦躁,我越焦躁,成绩就掉得越快!”
我说:“你焦躁的原因是什么?”
她说:“我觉得成绩不好,亏欠了我的资助人。”
我思考了片刻,我觉得,一份关心,竟然给她造成的负担。
我轻声说:“爱,是一份礼物,和礼物不同的地方,它需要传出去。班里还有成绩不如你的同学,对吗?你可以帮助他们。班里很多工作需要人去做,你可以多做一些。有一天,你长大了,也可以成为我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我的身后,站着许许多多义工,我代表这些义工,带给孩子一个观点,希望孩子学会慷慨,慷慨地接受,慷慨地给予。
我们匆匆告别,我赶去下一个小朋友家。
回去后,我按义工工作要求,写了这个案例,并分析这样介入的动机和原因,供大家日后工作参考。
有一天,这个小女生和同学打趣,在网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看有多少同姓同名的人,居然让她找到我的工作帖,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于是有了后面故事。
直至今天,我回忆这个故事,依然温暖如春。这可能是做义工的意义吧:当一份善意抛向这个世界时,你不知道,这个回旋镖什么时候飞回来。
捡起来就做,做完就放下。

捡起来就做,做完就放下(2).docx (13.97 KB, 下载次数: 295)






百蹊MT 发表于 2025-5-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蹊MT 于 2025-5-19 15:24 编辑

作者:小小禾

2010.5月第一次参加百蹊四川布拖助学活动,许多难忘印象,西昌汽车站买票与小偷斗智斗勇,路边售卖布满苍蝇的红糖块,入户调查目睹卫生条件极差的人畜共住,主吃是发牙的土豆,水电不通,徒步10个小时深入1200米海拔下的拉果村庄,第二天又徒步爬上3000多米海拔的坡里小学,小学里有4个学生1个老师,老师教1-3年级,但老师只是4年级学历。同行的两个义工分别拉伤腿跟发烧,虽然又累又苦,但大家都很开心。

附视频

2010_5四川布拖.MOV (39.51 MB, 下载次数: 345)
百蹊MT 发表于 2025-5-1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小瓜老师



第一次听说百蹊,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康乃馨性健康教育志愿者招募的推文。带着基本的戒备之心,我就凭着手机百度地图,一路从广州找到东莞的百蹊驻地,仔细观察工作室和工作人员,仔细判定他们的工作素养和专业水平。从此,开启了自己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方向,在参加了3次的山区学校支教活动之后,继续深造成为一名性教育培训师。再以此为原点,我成为蓝信封书信大使,还成为四川峨边中学励志班的资助人......在百蹊这样真诚、持久的公益组织带领下,我在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上,真正感受到了: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山区一路颠簸,还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明白了公益是一群人的努力,大家共同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片天。最后我要表达,加入百蹊之后,我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受益人。

BX_2025.05_IMAGE (1).JPG
BX_2025.05_IMAGE (2).JPG
BX_2025.05_IMAGE (3).JPG
BX_2025.05_IMAGE (4).JPG
BX_2025.05_IMAGE (5).JPG
BX_2025.05_IMAGE (6).JPG
BX_2025.05_IMAGE.JPG

附视频: 志愿者完成工作分别前的庆祝生日聚餐.mp4 (6.78 MB, 下载次数: 347)

百蹊MT 发表于 2025-5-1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蹊MT 于 2025-5-20 11:37 编辑

沈军:“感恩祖国”


image.png

image (7).png

image (6).png

image (4).png

image (3).png

image (2).png


 楼主| Molly 发表于 2025-5-1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百蹊与时光共舞
作者:小舞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转眼间百蹊,这个在我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公益助学组织已经二十年了。曾经那个身披冲锋衣,脚踏冲锋鞋的女生也已经成了一个四十不惑的小妇人。

忆往昔几多唏嘘,不知曾经和我一起参加百蹊活动的兄弟姐们可都安好?

适逢百蹊二十周年,收到通知让我这个曾经的老义工写写“我和百蹊的故事”~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如酿了20年的老酒,取出打开后酒香扑鼻。

我其实真正在百蹊的时间不长,大概也就两三年的时光,后来因为家庭,工作变动等原因我逐渐远离百蹊,远离我曾经热爱的户外生活......只是偶尔午夜梦回的时候,耳边有鸡鸣鸭叫声,有嘈杂的说话声,感觉我坐在破旧公交车里随着汽车在泥泞的盘山公路上左摇右摆着~ 那是百蹊第一次实地入户查访,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广西蒙山一个叫“夏宜”的瑶族自治区。

2005年的11月进入到镇上的时候你会以为你穿越到了70年代, 这里楼房最高不到三层,一个前后不到五十米的街道据说已经是当地CBD了,也没有一家像样的旅馆,住的还是支教老师帮忙联系的一个小饭馆的老板家。床少人多,幸好我们备有睡袋,一个木板床,床小睡两个人,床大点睡三个人~很奇妙的体验,原本不熟甚至谈不上认识的几个人,就这样同床共枕了。

那时候除了茉莉和铁人有经验,其他人在这块都算新兵蛋子,所有资料的准备,人员安排,带队都是他们俩负责。

广西大山连绵不绝,那些需要查访的孩子都零散的住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很多时候要爬行几个山头才能一个孩子家,幸好有支教老师带着,幸好都是有过户外经验的驴子,体力跟的上,才最后保证了在晚上七点前把名单内的孩子调查完毕。

那是我第一做调查,第一次走进山区,第一次见到土砖建的房屋墙体斑驳,摇摇欲坠,第一次看到贫穷让孩子的眼睛暗淡,让老父亲压弯了腰......

那也是我第一次,被人抓着手不停说谢谢, 让我体会到原来我可以如此重要, 让我理解,我们都是平凡人,源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善举,是你的,我的,他的.....聚沙成塔,滴水成海,就可以托举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未来!

以前我的爱很狭隘~ “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这样的爱是有价值的,是拿来相互交换的,当有一天,我付出而不再求你给我什么的时候——没有因为“得不到爱的回报”而心生埋怨,纠结, 这种“不求回报”的感觉格外轻松。

很多人对做公益有个比较刻板的印象就是“苦”!特别是那种实地查访,吃不好,睡不好,强度大...没错~但是我是谁?我可是千锤百炼的驴子!

记得那次我刚从广西蒙山回来,没多久就加入了江西上犹的实地考察。我们12个义工,三个人一队,我和风铃、彬彬成了一个小分队。都是曾经一起磨过豆腐,睡过硬板床的老友了。

接到任务后,我们就兴冲冲地开始了工作。调查名单上的家庭,特点就是一个字——“穷”!地方穷,家里也穷。我们调查了几家之后,已经接近快一点了,三月的春风,但我们吹着也感觉有些凄凉~我们的午饭还不知何在方。

村里人都忙着春耕,连条狗影都没见着。就在我们仨聊着天,讨论如何解决午饭问题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出现了。
“奶奶,您家有饭吃吗?”
“奶奶,您家有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奶奶,我们给钱。”

接下来老奶奶的话让我觉得她额外慈眉善目:“现在过了饭点,菜也不多了,不过家里还养了几只鸡...”

有鸡?!太好了!于是我们开始分工合作,奶奶负责烧水,彬彬去菜地摘菜,我和风铃负责抓鸡~,等到杀鸡的时候,我们俩都傻眼了,谁都没杀过鸡。我只记得我妈以前是把鸡脖子的毛拔光,然后一刀下去...鸡血就喷出来了...但理论和实践之间,差距可大了去了~

“咦,怎么一刀下去,鸡血没几滴?”
“咦,第二刀下去,鸡怎么还这么有劲儿地蹦跶?”
啊~!准备第三刀的时候,鸡已经不耐烦了,跳出了我们的掌控,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看着我们~宁可被一刀杀了,也不愿意受这份割肉的罪!

那眼神简直是在挑战风铃的男子汉气概,这时候他一跃而起,一把抓住了已经筋疲力尽的鸡。然后手起刀落~鸡头落地了。

这时候水也开了,我们开始烫鸡毛,切鸡块,放几片姜一起煮...我们围在锅边,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鸡肉翻滚,那香味儿不停地飘出来,让人忍不住咽口水。没过多久,鸡肉煮得差不多了,奶奶拿出了碗筷,我们迫不及待地盛上鸡肉,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都说这是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饭。

这顿饭不仅填饱了我们饥肠辘辘的肚子,更在陌生又艰苦的环境中,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温暖。吃完饭,付了饭钱后我们稍作休息,就继续投入到调查工作中。虽然午后的阳光有点烤人,但大家的干劲儿一点儿没减,因为那顿美味的鸡汤仿佛给我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我想参加实地查访的百蹊人都有过,在路上饿了和放学回家的学生一起扒了路边的红薯烤着吃,晚上睡着教室拼凑起来的床,在大凉山的炉火旁等一口彝族老乡的土豆泥.. 那些看似艰苦的过程中我们同时收获感动,收获希冀,收获原来“手心向下比向上更幸福”。贫穷与困境让孩子的眼睛蒙尘,但我们的到来,如同一束束微光,努力为他们驱散阴霾,重新点亮起一盏“希望之灯”。每一次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看到他们对求学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都让我更加坚定继续在公益路上前行的决心。

在百蹊初创时期,一群来自不同职业的普通人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富有意义的事业。他们深刻理解,每一位资助者背后都承载着被信任的托付。因此,义工们亲自走访,入户调查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并经过严格评估后才对外公布。资助款项也是由资助者直接汇入受助儿童的家庭账户。在随后的每一个公益项目立项中,资助者同样直接将资金汇给项目负责人,并定期公开项目进展和财务详情。

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百蹊人已在公益领域树立了“务实、专业、透明”的口碑。实现了从一个草根民间组织到今天的“百蹊教育基金会”的华丽转变。

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我无法像最初那样频繁参与百蹊的活动,但内心的牵挂始终如一。在城市的喧嚣中,我的思绪仍会飘向那些山村,回忆起那些纯朴的面孔和那些虽贫穷却充满力量的家庭。在闲暇时刻,我会向周围的朋友讲述百蹊的故事,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温暖的组织,并加入到传递爱与希望的行列中。如今,百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坚信未来它将携带更多人的爱心,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帮助更多处于困境中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绽放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百蹊,与你相遇真是三生有幸,愿余生都能与你相伴,祝二十岁生日快乐!

热肉儿 发表于 2025-5-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访查队员:回个话呀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载大爱无疆。
值此广东百蹊教育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基金会全体同仁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2025,对于很多人只不过是台历上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在东莞,在布拖,在巴马,在……
2025,却是一个叫做百蹊的名字,让这里的曾经在泥泞山路上艰辛求学的孩子们,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人的爱心紧紧链接的二十年。
二十年百蹊,人生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未曾变。但是百蹊却让千万个孩子用爱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视角,更拥有了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二十年百蹊,始终秉持"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深耕乡村教育领域,从图书角建设到助学金发放,从心理关怀到素质教育,用爱心为无数偏远地区的孩子点亮了希望之灯。你们用专业和坚持,架起了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桥梁,用真诚和奉献,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灵。
二十年百蹊,让更多的人用爱创造了无数个普通的瞬间,这些瞬间却在我们心里变成了一个个美好永恒。
二十年百蹊,让少年变成了成人,但是这一份爱心却变成了更多的传承的循环,他们带爱而返,回到并建设自己的家乡。
致敬所有为基金会发展付出心血的同仁,感恩长期支持基金会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期待百蹊基金会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书写教育公益的精彩篇章,让更多孩子因教育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热肉儿 发表于 2025-5-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一项目大资助人:杜*红


祝福百蹊走过二十年的光辉历程。虽然与百蹊相识只有几年,却被每一位蹊行者深深的感染和震撼。你们是爱的使者,将无数颗爱心汇聚在一起,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希望百蹊能够继续前行,用爱去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越来越温暖。


让我们共同传递爱,感受爱,让爱在传递中永恒,让感恩之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愿每一个付出爱的人都能收获无尽的温暖和幸福。

热肉儿 发表于 2025-5-2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蹊义工:Doris



2012年年底,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点开百蹊义工报名链接时,未曾想到这成为未来十多年的伏笔。冬去春来,义工换了一批又一批,我自己也从参与者变成了关注者。而百蹊始终没变,坚守公开务实的初心,以水滴石穿的笨功夫,将根基深扎于边远地区。一群希望做些实事的普通人,用20年的时间绘出了理想主义的图腾和坚持。


我有幸见证了百蹊的成长并参与其中,与有荣焉。谢谢百蹊给我机会,能够实实在在帮助一些人,让我回顾来路时有些许欣慰。百蹊20年筑基,或许稍显笨拙,但千尺高台,起于垒土。坚持本身就是最动人的答案。祝福百蹊始终满怀希望,更专业,更强大,更坚定,日夜兼程,奔赴前路。





 楼主| Molly 发表于 2025-5-2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百蹊的故事》
作者:Debbie

一转眼竟然20年了,我也曾是百蹊助学的一名义工,大家都叫我Debbie。

我在百蹊创立之初就做了义工,那应该是2005年的夏天。

当时抵不住某义工的软磨硬泡,稀里糊涂的就入了百蹊这个大坑。

那时我带着一台相机,一沓表格就和大家义无反顾走进了大山。

记得第1个调查走访的地区在江西上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10年间又陆续的去了广西的巴马,甘肃景泰,宁夏彭阳,四川布拖。

整整10年,五省,近3000公里,我们用脚步丈量着教育的鸿沟。

我们叩开一个个孩子的家门,在我们的助学档案里一笔一笔记录着每一个家庭的状况。

这几天一直在回忆那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永远忘不了那些背着相机抱着调查资料翻山越岭的日子。

在巴马我们一起睡在老乡家仓库地板上的夜晚,在布拖被蚊虫叮咬后的惨状,在彭阳去家访的路上掉进坑里的快乐…

还有我在百蹊摄影展上向陌生人讲述山里故事的时刻,在百蹊发起的捐助活动中被汗水浸透的衣服,都是我们百蹊人无声的誓言。

我在整整10年的时间里和百蹊一起走过,在又一个10年里看着百蹊慢慢成长。

从我们最初的那个草根团队,现在的百蹊已成长为涵盖了助学,卫生,改善心理健康,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帮扶体系。

当初的百蹊助学,现在的百蹊教育基金会,我们都在接力,用教育赋予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亲爱的百蹊,二十岁生日快乐!

愿我们永远保持2005年那个夏天的初心,用往后余生陪伴着百蹊一路生花,开花结果。

当春风翻过山岗,每一粒被唤醒的种子,终将长成自己生命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5-10-8 22:00 , Processed in 0.0535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