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梵高传读后乱想

[复制链接]
了了 发表于 2007-1-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会了痛苦而不抱怨,这是唯一实际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到手的一门课程,是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办法。
                                                                           --------------------------------------------------------------------题记

       整个下午,我都在躁动不安,一会改改论文,一会看看文献,一会又拿起闲书翻几页。眼睛发涩,却睡不着。直到拿起《梵高传》-这本我中午刚刚读完,读完后睡意全无的书。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来到电脑旁。我终于知道自己这么躁动的原因了。我一直在试图抵制自己为之写些什么的愿望,试图去好好学习,完成我的学业。换来的却不过是心不在焉而已。
       这本书从好些天前就断续在读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却是这个周末。我哭了好几次。有几次拿书敲自己的脑袋。哭是因为感动,疼痛,感动于梵高与弟弟的亲情,疼痛着他们的疼痛。敲自己的脑袋是由于愤怒,愤怒于人们对一个善良的人所做的欺侮,愤怒于那个不公的社会,愤怒于那些最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我只是一个看客。
       如果我们读这本书,感动过,哭过,要记得,对梵高伤害最深的,有一部分就来自于他的邻居,那些普通人,也许算得上善良的普通人。记得这些人,在另一个地方他们也伤害过卢梭以及其他许多的人。那么,谁又能肯定,
同样是普通人的我们,没有因为误解,猜疑而伤害别的无害甚至很好的人呢?所以,我们应该记得学会宽容和善
良。宽容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善对待别人,即使不帮忙,至少可以给一个微笑,至少可以不理。
      如果没有梵高,提奥会过得很好吧。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金,温和的性格,彬彬有礼的举止,走在哪里都是受人喜爱的。他会过一种衣食无忧,平淡恬适的生活。而梵高,敏感,易怒,脾气暴躁,行为偏激,有些神经质,难以想象各方面截然相反的人会这么友爱。
       我想凡是伟大的艺术家,作家都是孤独的。他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在自己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在最黑最黑的时候,从心里涌出来的。鲁迅的《野草》,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深深的刺入人的心里。痛苦使人成长。
这是多么失败的一个人。在伦敦做画店的伙计,爱上一个女人,被拒。爱上自己的表妹,被拒。与其说爱上,不如说是同情于一个孤苦的妓女,与其同居,将其做为妻子来看,终因为差距太大而分开。被一位女子爱上,女子却不敢挣脱家庭的羁绊,为他自杀,后获救,在疗养院里度过一生。在阿尔,喜欢一个妓女,在精神错乱后,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给她做礼物。在爱情上,他是不太走运。不过,像他这样把绘画视为生命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婚姻吧。就算有个家庭,带给亲人的也是痛苦。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疯子。
       在事业上,做画店伙计,出走。做牧师,被逐出教会,虽然他做得比那些道貌岸然的牧师要真诚,更贴近于爱。做画家,生前仅卖出过12幅小风景画像,还是卖给自己的叔叔。在世时,他被视为做什么事都失败的人,视为疯子。然而,这一连串的失败并没有把他打倒,他还是倾尽自己的生命,来爱,来描绘这个世界,纵然这个世界把他遗弃。
       虽然手中只有印刷粗糙的梵高画选,我还是从中看到了很多。这个不善言辞的人,把他的心,他整个的生命,他一生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都一笔笔绘在画板上。我看到他对生命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爱。看到他的梦,那个像他笔下的天空那么蓝的梦。看到了他的躁动,他的强烈的要爆炸,要挣脱这个世界的束缚的渴望。
       书里,阿尔的烈日,金黄色的麦田,钴蓝的天空,开满鲜花的原野,令我想起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那么大朵大朵的鲜花,没有深蓝的河水。可是我的家乡有辽阔的原野,有窄窄的小路,两旁有疏疏朗朗的白杨。虽然不是很美的景致,但是旷远,清新,可以看到天边。没有遮住视线,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高楼大厦。小时候,我信誓旦旦的跟奶奶说:我离开了家,才不会想念这个破地方,我也不希罕叶落归根。现在只是觉着自己的幼稚。我越来越想念这些,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将来必将回到那个地方。我常常有一种渴望,渴望在无边的土地上,在那些褐色的,松软的土地上奔跑,就像儿时一样。那时,我的身体将柔韧而充满力量。
       欧文·斯通是一个伟大的传记家,书中的情感,语言,以及他对梵高的理解,描述,让人印象很深。多想有朝一日,在梵高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这是我的梦想,但愿有一天能够实现。
        不禁想起中国的艺术家,应该也有不少值得一写的,不知道有没有一本写得比较好,值得一看。
                                 《梵高传》美·欧文斯通著,常涛译,北京出版社



[ 本帖最后由 了了 于 2007-1-14 20:13 编辑 ]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1-1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 ——— 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1-1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河的驳船


星月夜


奥维尔教堂


乌鸦群飞的麦田,这是梵高生前最后一幅画

[ 本帖最后由 了了 于 2007-1-14 19:05 编辑 ]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7-1-1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了了握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传记,大概是94年读的第一遍,那时候我经常和一群穷画家喝酒聊天,以至于当时我想在我结婚的房子里做一圈有着阿尔温暖而又明亮颜色的向日葵镶板。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处:凡高在比利时的博里纳日煤矿做传教士;凡高和提奥的兄弟之情。

现在回想,就是那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苦难,也许那就是后来做义工的开始。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1-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万物都有联系,说不定无意中的一个瞬间,却成为以后一些事情的契机。在博里纳日的那段,也是我拿书敲自己脑袋的一段。那种苦难太沉重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梵高是个了不起的人,那么理解梵高,写出他的一生的精髓的欧文斯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阿。
hydlily 发表于 2007-1-1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不敢看这样的书。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6-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余光中诗集,偶尔翻到这一篇。不由想起去年读《梵高传》时激动的情景,而从网上搜录下来。这个世上最孤独的人,却有着最美的梦,最烈的激情,终于被这梦和激情以及孤独吞没。他的画是血写的。哦,他的孤独,他的苦难,他的为世所遗,他的永不止息的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最纯最纯的梦……      

                荷兰吊桥
        ———梵高百年忌之二


      一座铿铿的吊桥,缆索辘辘
     连接小运河的两岸,当初
     你就是从此地过河
     走向一盏昏黄的油灯
     去找围坐着一张小桌子
     吃马铃薯的那一家农人吗?
     你真的这么走过桥去
     走向不能爱你的女人
     走向深于地狱的矿坑
     走向娜莎的惊呼,高更的冷笑
     手里拿着带血的剃刀
     走向疯人院深邃的长廊
     走向不了头的另一个世界
     走向闷热的拉马丁广场
     走向寂寞的露天酒座
     和更加寂寞的星光,月光
     七月来时,走向田野的金黄
     向骚动的鸦群,汹涌的麦浪
     为何你举起的一把
     不是画笔,而是手枪?


     那一响并没有惊醒世界   


     要等一百年才传来回声
     于是五百万人都挤过桥去
     去挤满旅馆,餐馆,美术馆
     去蠕蠕的队伍里探头争看
     看当初除了你弟弟
     没有人肯跟你
     过桥去看一眼的
         向日葵
         鸢尾花
         星光夜  
      那整个耀眼的新世界

           余光中
           1990.4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6-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从网上得知,余光中先生也翻译过《梵高传》,是台湾的经典译本,余先生还写过好几篇关于梵高的论文。哎,什么时候能找到他翻译的版本呢?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7-6-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来看看啊,我要一本!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6-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貌似大陆没有出过余光中的译本。台湾的要买好贵,也不容易买到

贴个介绍给悬命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哈哈。

余光中与“梵高传”



《梵高传》也是余光中和范我存女士的爱情见证人,是余光中一家的精神家人。

余光中第一次细细观赏梵高,是在婚前,在范我存女士保存的一本梵高画册上,余光中第一眼见到那向日葵,便“深受震撼,像面对一场挥之不去却又耐人久看的古魇”,“觉得那些挤在瓶里的花朵,辐射的金发,丰满的橘面,挺拔的绿茎,衬在一片淡柠檬黄的背景上,强烈地象征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而那深深浅浅交交错错织成的黄色暖调,对疲劳而受伤的视神经,真是无比美妙的按摩”。梵高成了这对年轻恋人之间热烈的话题。以后,翻译《梵高传》,更是他们一生携手合作的开端,每天,余光中在无格的白纸上写下译文,从台北寄去给在中坜任教的范我存,由她誊清在有格的稿纸上再寄回,让余光中送往报社,保证每日连载不断。三百多个日夜三十多万字的译文,他们共同面对“红头疯子”的苦难;他们也分享工作和爱情的甜蜜,余光中每每在白纸背面写上自己的思念和情意,范我存寄回的稿件里当然也附带有情书。所以,余光中会说,“在我们早年的回忆里,梵高其人其画,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份。苦命的文生早已成为了我家共同的朋友”。

这里的“我家”原来是两口之家,后来成了六口乃至十余口之家,可是,梵高一直、永远是这家人共同的朋友,不,不仅仅是朋友,应该说是余家的“精神家人”。1990年,是梵高逝世百年,余光中、范我存和两个女儿专程远赴荷兰,瞻仰梵高画作;并到法国奥维梵高兄弟墓前凭吊;全家从荷兰提回的梵高画册,重达好几公斤。余光中写道,“1990年对于我家,真是壮丽无比的梵高年。”

这次远程的朝圣,犹如家庭的祭拜仪式。这种奠仪,不需香火和牲酒,而用性灵与诗文。主祭余光中在那一年,向梵高一连献上了七篇诗文:以梵高画作为主题的《星光夜》、《荷兰吊桥》、《向日葵》三首诗歌;《破画欲出的淋漓元气》、《壮丽的祭典》、《莫惊醒金黄的鼾声》、《梵高的向日葵》四篇总字数逾四万的梵高专论。

余译《梵高传》震撼了许多敏感而年青的心灵。该书在台湾先有重光版,后有大地版,一印再印,总印数逾三万册,数以万计的热情读者中,有些正是在《梵高传》的感召下,成为出色的艺术家。比如,“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十二岁就读了余译《梵高传》;作家三毛(陈平)身后家人以她生前最喜爱的三本书陪葬,其中一本便是余译《梵高传》……

为了使更多青春的心灵能够沐浴于梵高的光辉中,1977年,《梵高传》出版二十多年后,余光中在繁忙的创作和教学之余,认真修改《梵高传》的译稿,使其译文更为精美流畅。在“新译本译者序”中,译者自叙其译事:“每页修改的程度不一,少则七、八处,多则二三十处,相信旧译全文至少修改了一万处。修改所耗时间,每页少则十五分钟,多则往往半小时以上……新译的过程约为一年;有时在家里动笔,有时在办公室里,有时和我存开车去买菜,我甚至利用等她采购的一段时间,靠在汽车后座工作”。

对于翻译,余光中有精妙的论述,“翻译,是西化的合法进口,不像许多创作,在暗里非法西化,令人难防。一篇译文能称上乘,一定是译者功力高强,精通截长补短、化瘀解滞之道,所以能用无曲不达的中文去诱捕不肯就范的英文。这样的译文在中西之间折冲樽俎,能不辱中文的使命,却带回俯首就擒的英文,虽不能就成为创作,却是‘西而化之’的好文章。”可以看出,余光中认为,优秀的译文能化解西方语汇句式,使之融入汉语的常态中的译文,便是善性西化,它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余光中重译的《梵高传》正是上述论述的有力印证,它的问世立刻引起了学界的注意。1993年,台湾东海大学中文所张嘉伦写出了《以余译 〈梵谷传〉为例论白话文的欧化问题》为题的硕士论文。文中详尽分析了余光中重译《梵谷传》时的大幅改动,包括句子成分、句型结构以及词性、词序、语态等方面,认真论证了余译《梵高传》正是现代白话文纠正恶性西化的最佳范本。

和梵高结缘已经半个世纪,余光中总是意犹未尽。不久前他还这样说,“梵高是我的忘代忘年交,他的痛苦之爱贴近吾心,虽然译过一本《梵高传》,仍然感到不能尽意,很想有空再译出他的书信集,或是鲁宾医生那本更深入更犀利的传记《人世的游子》”。

林语堂先生在他那本著名的《苏东坡传》说过这样的话:“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富足而且坚毅的艺术生命总是灵犀相通的,林语堂和苏东坡是这样,余光中与梵高也是这样,卓越超拔艺术心灵撞击而出的绚丽光彩,任是再遥远的时空距离也无法熄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28 03:32 , Processed in 0.0802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