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讨论] 你怎么看待那些抱着功利目的去做公益的人?

[复制链接]
零零柒 发表于 2014-5-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徐博闻老师的知乎问答,或许你我都有这样的疑问。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139803/answer/20447649

一、公益与慈善的区别

在现代社会,我们现代的「公益行为」和传统的「慈善行为」,已经在概念上有了极大的差异。这一点,在之前的问题中@talich 先生有过精准的解读,请容我直接引用如下。
逢年过节,穷人跑到富人家门口,唱歌跳舞,富人让仆人出来,发些吃的,送点钱财。这个过程,叫作 charity。从本质上,是从一种施舍的过程演变而来。

后来城市大了,城里有了自己的养老院,那些想要熬过冬天的穷人,就把自己的财产交了,去养老院,有的人在那里还要工作。这种的,叫 philanthropy,唤作慈善吧。

现代的慈善公益和传统的 charity 的区别,Andrew Carnegie 说得非常好。他说,charity 是个人对个人的施舍,是不计回报的,一次性的,是小业主在做零售。而现代慈善,是团体/政府组织的,对一类社会群体的,系统性的扶助,是大制造商在做批发。

现代公益团体,它们所关注的对像,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处于困境的人,而是人之后所代表的潜在社会问题。而所谓的批发,就是用解决复杂的工业生产的态度和方法,利用公益组织相对充足稳定和长久的资源,直接的去解决其后的这些社会问题。不是去头痛医头的解决几个病人,而是去挖病因,分析病理,消病根。

这样的公益,必然目的,是通过一点点的实践和实验,实现社会体制的深层次改变。它也最终不可能单向的,施舍式的,而是双向的,要求受众,乃至整个社会都要作出相应改变的一个改革。
如上文所说,「公益行为」是一个错综复杂,影响深远的社会行为,应该区别于一般的「慈善行为」。简而言之,慈善是一种单向的输出,而公益是一种双向的改革实践。再简单点,就是一个是给钱的人,一个是用钱做事的人。

这样的前提之下,如果抱着「功利心」做慈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如果是简单的做好事,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赎回奴隶」或者「救起一名落水者」,这也是没有问题的。这都是单向的输出,花自己的钱做慈善,爱咋咋地无所谓。

回到「公益事业」,如果是将「公益」作为第一出发点,在实践中获取一定的「个人利益」,这要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是,如果有人做「公益」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利心」,这个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一个花着捐赠方的钱,实践公益事业的人,他的「功利心」如果不加约束,一定会出问题。


二、当今中国公益组织的合法透明运营,仍普遍依靠管理者的「良心」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前提,目前的中国,对 NGO 的监管措施还很不成熟。对很多草根组织而言,更是没有什么监管,基本全凭自觉。即便是在大型的注册组织之中,也经常出现监管漏洞。

抛开各位耳熟能详的公益丑闻,例如中国红十字会很「随意」的救灾物资管理,中国青基会的希望工程丑闻等等,来看一些更接地气的例子。

在未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慈善家和爱心人士,把自己的资本投入到各界的 NGO 之中。而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对 NGO 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完全跟不上资本注入的进度。而在 NGO 领域,尤其是分散到各地项目点的执行 NGO,大多依靠「自律」。例如壹基金成立的「USDO 自律吧」,就是一个推动 NGO 信息公开披露的平台。

但是,这个「自律」的执行程度,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随着大量资金流入公益组织,会有越来越多别有用心的人,想来发掘这一边的财富。在身边,因为财务问题而丢失初衷的 NGO 也不是没有(请原谅我在这里不能点名)。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一,是缺乏有效监管。其二,就是管理者自身的「变质」。

当今中国公益组织运营的公开透明程度,亦然普遍依靠着管理者的「良心」。这个「良心」的靠谱与否,是因人而异的。说句难听话,NGO 穷了这么多年,要是有一天突然富裕了,多半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现在要做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在投资给 NGO 的时候,妥善评估管理团队的各项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益心」和「无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安全。第二,就是尽可能完善「自律」制度,并督促官方「监督」法律法规的完善,以求从根本上解决监管问题。

在如今的现状之中,抱着「功利心」进入公益领域的「公益人」,往往是危险的。而且,他们往往不会对外表达自己的「功利心」,而是做着「闷声发大财」的买卖。


三、公益组织的基业长青,要求管理者必须剥离部分「功利心」

经营一个公益组织,与经营一个企业类似,但也有不同。其中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商业从业者的人员素质,要普遍高过公益从业者。当有一个有能力的公益人出现的时候,他就势必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跨越几个组织,身兼多职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一个 NGO 从无到有,到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创始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与该公益组织相关的资源,也往往寄托于创始人一人的身上。尤其在做实践的组织中,更是如此。比如邓飞之于「免费午餐」,马军之于「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都是如此。

但是,这样的 NGO 就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如果有一天创始人离开,那么 NGO 就面临着散伙的危险,而过去的项目点,就会变成空巢。这个各个公益组织普遍面临情况,我们称之为「沼泽效应」。现在的 NGO,以及公益人,基本都要面临这个「沼泽效应」。只要做了这个项目,进了这个项目点,就像踏入了一片沼泽地,再也不能脱身。

如果我亲手建立了一个 NGO,看着他一路的发展,我也不想离开。就像父母不愿离开自己的孩子,乔布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苹果一样。可是,在 NGO 的发展之中,如果想做到基业长青,管理者必须剥离这部分对自己组织的「依赖」,或者说是「功利心」,才能保证 NGO 的良性发展。

最近,「免费午餐」推行的「去邓飞化」活动,就是这样的行为。一个 NGO 的良性发展,有时必须要求创始人做出「反人性」的抉择,因为他有更多的新项目要做,这些已经成了气候的老项目,可以留给后人运营。这与创始人可以终老一生的企业不同,社会的需求,让公益人的「公益心」促使自己一次次地去未知领域开疆破土。

作为一位不知名的同行,我每每看到「去邓飞化」这四个字的时候,总能泪流满面。同样,在我们自己的组织中,也一直在做淡化创始人影响力的尝试,这种心情,感同身受。当然不愿意走,但是总有一天,必须要走,因为还有别的地方更需要一个 NGO。

邓飞一手创办的「免费午餐」,由邓飞主动提出「去邓飞化」,这就叫「公益心」。


四、公益项目具体举措的开展,常与管理者的「功利心」相悖

「功利心」促使人们搞活动「高歌猛进」,而「公益心」则让组织活动「如履薄冰」,这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NGO 作为一个地区的「入侵者」,每一个举动都会为当地社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做商业企业,毫无疑问是「功利」的,赚钱为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大做强。可是,做公益事业,就不能这样的「功利」,在每一个活动的开展之前,都要进行一套详尽的、流程化的评估。与追求效益最大化相比,损伤最小化更为重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不是 NGO 的逻辑。

举个例子,就说我们的小项目,常驻项目点不过两年而已,CCTV 来拍过两个纪录片,凤凰卫视来过,天津卫视来过,平面媒体不胜枚举,拿奖也拿了不少。如果想增添创始人的曝光度,对于 NGO 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媒体的报道,自己的抛头露面,算是一部分「功利心」吧?

但不过,随着媒体的报道增多,社会关注、政府关注的加强。每一次 CCTV 来到项目点,都要惊动当地政府官员。而且,媒体的频繁往来,给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有些颁奖会,会邀请当地的几个孩子去大城市参加活动,这也都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影响。其他的影响,不胜枚举。

做项目,不可估量的影响太多。外来文化的侵袭,对项目当地脆弱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所以,我们对媒体往来的选择越来越慎重,并且要做好前期沟通,尽量做到「无声来往」。这样的确减少了项目的曝光度,但我们相信,这样是好的。

用「功利心」做公益,可以再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在长期评估之中,往往就不那么乐观。而健康的活动策划,是该建立在「公益心」基础上的。公益事业着急不得,必须循序渐进。我们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多归咎于「功利心」,公益事业就不要再吃一次亏了。不光是媒体关系的处理,其他每一个举动,都是如此。

对于一个公益组织来说,大踏步的「高歌猛进」往往不是好事。而一个 NGO 的「声势」如何,却又往往与组织的获奖、媒体曝光率以及管理者的自身收入直接相关。如果选择了「如履薄冰」,就等于部分放弃了自身的「功利心」。但是,那些以「功利心」为出发点的「公益人」,多半是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


五、对于志愿者的选择,同样要明晰「功利心」的影响

相比于管理者而言,对志愿者「功利心」高低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也见过各式各样的人。

比如,曾经遇到过一位志愿者,各方面条件非常好,面试后看着合适就招到项目点。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上,经常出现很离奇的情绪波动,莫名其妙就嚎啕大哭,影响非常恶劣。后来聊了一下,才知道她来做志愿者的原因,是为了治疗自己的感情创伤和心理疾病,而去哪做其实无所谓。可这些事,都在之前的面试过程中从未提及,非常遗憾。我们也只好原封奉还,再重新招募志愿者。这也算是把自己的「功利心」,放到了「公益心」之上。

同样,如各位所了解,许多大学生参与的「暑期支教团」,也是类似的产物。为了「志愿服务证明」和「增添建立光彩」而参与公益活动,如果项目组织者有着丰富的经验,或许结果还可以接受。可是,可怕的就是这样的志愿者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出「公益闹剧」,最终「来也匆匆,去也空空」。

一个志愿者,对于成熟组织而言,可能仅仅是一枚螺丝钉。但是,如果对一个新生 NGO 来说,志愿者的流动是组织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抱着「功利目的」的志愿者,如果可以在一个运营良好的 NGO 之中进行工作,是无伤大雅的。可是,目前的问题在于,并没有那么多「运营良好」的 NGO。对于一些经验尚不丰富的新生组织而言,在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之中,对「功利心」的甄别是很重要事情。


六、总结

当我们考虑「功利心」对公益事业的影响时,不能一概而论。在未来,等公益组织的「生态系统」成熟之后,从业者的「功利心」或许就会变成无足轻重的东西。可是在现在的中国,一个公益事业从业者的动机纯粹与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好的公益人,多半是把「公益心」置在「功利心」之前的人。在很多情况下,公益与功利是互斥的,这是我们不能不否认的现状。

如上文所说,一个公益项目、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仍然依靠于管理者的「良心」。在之前的答案里,我说过无数次,公益人应该在公益事业中获得应得的报酬。但这并不等同于我们应该抱着「功利目的」去做公益,因为抱着「功利目的」去做的公益,结果往往是不那么好的。

一个事情,即便冠上了「公益项目」的名号,或是得了多少多少个奖项,也不等同于他就在做「好事」,就一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即便是成熟运行的大型组织,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组织自我完善的动力,尤其是在荣誉加身之后持续改革的动力,是源自于管理者的「公益心」,而非「功利心」。

现在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代,孔子说的话,更多的是针对于「慈善行为」。在现在,慈善公益行为的结果度量,依旧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公益行为,才能算是好的公益行为呢?对项目当地的短期、长期影响,有是怎样?这个将会长期存在的监管、评估难题,是敦促进行「动机问询」的原因之一。「功利心」就算不是坏事,也不是什么好事,在看到他的「激励作用」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对其进行约束。

从事公益事业的动机不用纯而又纯,人有「功利心」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在评价一位公益人的时候,务必要关注他对「功利」和「公益」的认知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对人的「功利心」进行约束,以防止它在未来被无限放大,直至失控。

陈光标先生的举动,属于「慈善行为」或是「布施」,值得鼓励。但如果到了「公益行为」,就需要分情况具体讨论。公益与慈善不同,「做了公益」并不等于「做了好事」,所以我无法赞同几个高票答案。那些角度,对于看客来说或许足够了,但是对于从业者而言,不能纵容「功利心」的泛滥。功利心会带来危险,题主所说的忧虑,是有道理的。

知乎上关于「该不该去做公益」和「该如何去做好公益」的讨论,我认为后者是更值得讨论的话题。而在「如何做好公益」的命题面前,公益人一定会遇到「功利心」与「公益心」的抉择。一味强求「功利心」或者「公益心」都是不可取的,但我依旧以为,对于一个公益人来说,「公益心」的成分,应该大过「功利心」才是。

情怀,在公益事业方兴未艾的中国,是个很宝贵的东西。而现在活跃在公益舞台上的公益人,无一不是满怀「公益情怀」的人们。要想做好一件事,最强大的推动力一定是他内心对这件事情的热爱,而非身外之事「功利心」的力量。一个行业的精英,无不是对其满怀热忱的人,公益事业也是一样。

我并不反对抱着「功利心」来做公益,但我希望「公益心」能够更多一些,这样会更好。

感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28 06:03 , Processed in 0.0650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