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讨论] 【转】陈光标的境界

[复制链接]
阿涩 发表于 2011-10-2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光标的境界

  文/兰溪

  2011年9月25日,陈光标在贵州毕节政府广场举办了主题为“一路慈善一路歌”的慈善演唱会,并给当地赠送猪、羊等牲畜和农机具。这位因“高调行善”而饱受争议的人物,又一次成为话题中心。
  如何看待陈光标?这让人想起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故事。
  达摩从印度到中国的第二年,被虔诚信佛的梁武帝迎请到宫中。梁武帝问达摩,“我自从当了皇帝后,大造佛寺,写佛经,培养发展僧人,不可胜计,敢问有何功德?”按照世俗看法,应该是有大功德的。普通信众哪怕在佛寺功德箱内投下一文钱,都认为有功德,何况梁武帝投入那么多钱财呢!出乎常人意料的是达摩竟说:“这些并没有什么功德”。梁武帝大惑不解,于是质问道:“何以没有功德?”达摩解释说:这些只是世间的福德。为了表面的虚荣或回报而行善,是福德。这样,行善之人往往因自己的善行而自大。功德则不同,行善布施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去除自己的执著心,提升自我,方能远离苦恼。后来梁武帝与达摩话不投机,达摩才一苇渡江,离开梁国。
  慈善不是数字
  兰溪:现在很多人做慈善的目的并不单纯,陈光标被称为“高调行善”,因为其动机受到怀疑。
  净因法师:如果他只捐了一点,可以说是高调,但连续几年他在慈善排行榜上,都是首善。也有人纠缠具体数字的落实情况,但他的动机不用怀疑,不应该彻底否定陈光标。事实上,他可能被排行榜绑架了,因为要排名,所以不知不觉地要不断表现我捐了多少,这非常不幸。行善不需要攀比,是自己的事情,是帮助别人,不是争胜。应该是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就去捐,而不是瞄准多少数字,并且去公布这些数字,这是思维上的差距。
  兰溪:去年玉树地震后,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晚会,很多企业在台上向全国人民展示捐出的数额。这场晚会虽然收获颇丰,但观感并不好。这种形式会引起攀比,捐少了会觉得没有面子,超出自己数额预期,内心又会生出嗔恨。
  净因法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地震后捐助是源于恻隐之心,恻隐之心背后有攀比的现象,是操作的过程有点误导。中国人现在的思维,一切为了经济,连行善都为了经济数字,很奇怪的现象。
  兰溪:有的企业捐款少,网民们就开骂了,这种心态也很奇怪。
  净因法师:捐款是自愿的,捐多捐少,都应该受到尊重。不捐款的骂捐款的,这是心态问题。中国慈善事业还刚刚起步,一点点的爱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而不是求全责备。现在这个社会需要良性的思维。捐款了,反而惹来麻烦,不利于善心的培养。我们不是要骂捐得少的人,而是激发社会行善的社会风尚。捐款本身是方法,不是目的,现在我们错把它当成目的,摊派、勉强,反而会扼杀善心,因为捐出去的是钱,得到的应该是欢喜和满足,如果得到的反而是烦恼,这种慈善难以持续。
  兰溪:慈善不是数字,现在做志愿者很流行,这可以称得上慈善吗?
  净因法师:慈善反映的是人心,行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或者给人微笑和言语上的鼓励,都可以,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只要帮助到他人,没有差别。都应该受到鼓励,因为现代人有点冷酷、自私,缺乏怜悯心。
  慈善有没有保障
  兰溪:但人们的爱心却受到伤害,郭美美事件引起那么大的反应,并不是偶然。
  净因法师:中国人过去穷怕了,改革开放以后,光想着改善物质条件。发展、实力甚至尊严都用经济来衡量,传统的诚信体系已经崩坏。红十字会是一个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慈善组织,出现诚信问题对社会的打击会非常大。这与其说是红十字会的问题,不如说整个社会诚信危机。
  兰溪:按照无相布施的理解,钱捐出去了,爱心就有了,何必问用在了哪里呢?
  净因法师:这是对无相布施的歪曲理解。布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钱捐出去,而是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落脚点是化解别人的苦难。而不是被挪作他用。
  兰溪:现在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被曝光一个“诈捐门”,你觉得这种报道会损害人们的善心吗?
  净因法师:诈捐被揭发,本身就受到惩罚了,像章子怡,已经流了眼泪,补了钱。媒体报道应该适可而止,对社会还是要建设性的导向,而不是毁灭性的,媒体也要有社会责任。传媒的境界也要提高,客观,回归理性。传媒的力量大,但不能滥用。
  兰溪:去年,美国最大的两位富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后捐出自己所有财产,之后他们到中国举行慈善晚餐,中国富豪竟很多不敢赴宴,你怎么看?
  净因法师:有统计表明美国和香港人均捐款数额都很高,因为社会为慈善铺平了道路,政策上是鼓励的,也可以说那里的公民对人生的领悟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捐出几乎全部的财产,对社会的震撼是非常大的。而中国人习惯把财产一代代传下去,他们两个到中国来,也足以影响中国人民,让人们思考,怎么对待自己的财富?应该来自社会回馈社会。
  中国富豪没有多大响应,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爱心。中国人刚刚积累了一点财富,慈善还处于起步阶段,慈善的环境、土壤还不成熟,行善的管道,步骤和方法不太完善。裸捐,捐给谁?达到慈善目的有没有保障?操作性还不够,慎重也是有道理的。
  自私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兰溪:读书的时候,一个外国同学希望加入中国国籍,但老师却劝他不要加入,记得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这是个很坏的民族。”这句话让我难过了很多年,我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卑。但经历汶川地震,改变了我的看法,当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加入了救助的队伍,数量虽然难以统计,爱心却彰显无遗,中国人并不缺乏爱心,这个民族有他的伟大之处。
  净因法师:自私是人的本能,但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汶川地震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中国人第一次完全自发的,不讲条件的,贡献自己的爱心。
  兰溪:陈光标被质疑也是有道理的,梁武帝的故事说明,行善有更高的境界。
  净因法师:“有相布施”,就是让人知道我捐了钱,不能捐到黑处,期待回报,有我。梁武帝做善事希望得到回报,捐钱为了来世再做皇帝;现在企业家捐钱希望宣传企业,或者得到社会的认同,这和梁武帝是同一个层次。
  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无相布施”,布施者自己、被布施者,和布施的财物,都不执著。帮助别人不是要让别人感恩,而是对方需要帮助,不执著于“我”在帮助别人,不执著于帮了“谁”,也不执著于布施的数字,“三轮体空”。布施出去的是财物,也是执著,得到的是欢喜和自在。“无相布施”的要求太高了,大多数人都在“有相布施”的层面,我们不应该否定他们,布施总比不布施好,不必太纠缠,太刻薄。
  兰溪:为什么佛家这么强调布施呢?
  净因法师: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布施是修行的开始。人人行善,为社会做点什么,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很重。像现在这样人人想从社会拿点什么,这个社会能好吗?
艾美丽 发表于 2011-10-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好人锅 发表于 2011-10-2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无相布施”,布施者自己、被布施者,和布施的财物,都不执著。帮助别人不是要让别人感恩,而是对方需要帮助,不执著于“我”在帮助别人,不执著于帮了“谁”,也不执著于布施的数字,“三轮体空”。布施出去的是财物,也是执著,得到的是欢喜和自在。“无相布施”的要求太高了,大多数人都在“有相布施”的层面,我们不应该否定他们,布施总比不布施好,不必太纠缠,太刻薄。
szigai 发表于 2011-11-10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资助人用什么方式或为了什么目的,只要能帮助到他人,我都会很敬佩他。

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落脚点是化解别人的苦难。而不是被挪作他用。喜欢这句。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11-11-1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则不同,行善布施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去除自己的执著心,提升自我,方能远离苦恼。

--这话本身就自相矛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30 13:27 , Processed in 0.0635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