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事关林达(zz)

[复制链接]
了了 发表于 2007-3-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左岸花开』 [花事书话]事关林达[增补版]

[size=-1]作者:马国兴  提交日期:2006-10-27 10:29:24
  事关林达
  
  马国兴
  
  0
  
  林达是谁?
  “林达”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1990年代初,接受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他们移居美国,谋生劳作的同时,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看到的美国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着个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这一切让他们惊奇,让自己头脑中被妖魔化的美国猜想轰然倒塌。兴奋之余,他们开始给国内的朋友写信,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
  从1997年开始,三联书店将他们的信函结集出版,一年一册,是为“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其后,林达又有《在边缘看世界》(云南人民版)和《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版)两书面世,并在网络及报刊上时有散章发表。这些书行销坊间,总计数十万册,受其影响的读者,难以计数。
  写透中国世事的图书并不鲜见,而能将美国的政法制度客观深入又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就我目之所及,无出其右者。
  林达,为普通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1
  
  我曾在书店工作五年,其间,经手销售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好书,也经眼了太多的文字垃圾进进出出。五年里,我并没有看什么书,更多的是为熟悉业务而翻书,浪得一个“博览群书(皮)”的虚名。没看什么书的原因很多,有一条是怕上当,怕白白浪费了感情。那时候,越是热销的书,我越是敬而远之。如果我看中了哪本书,先存上一本,并不急着买,更不急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十有八九,这书我是瞧不顺眼了,再从存书里剔除出去。这种“滞后阅读”的习惯好,也不好,它让我摒弃了许多意义不大的图书,却也让我与许多好书失之交臂,而许多年以后再次与它们相遇,只叹相识恨晚(其实相见不晚)——比如潘旭澜的《太平杂说》,比如吴思的《潜规则》,比如林达的……所有文字。
  
  2
  
  说起来,最近这十几年中国也出了不少有关美国的图书,而且,这些书也先后成为当时图书市场的热点。比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比如钱宁的《留学美国》、陈燕妮的《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比如刘齐的《给洋妞算命》、王伯庆的《十年一觉美国梦》,比如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张欣武与刘卫华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其中,不乏平庸、肤浅之作,用了心的也有,但大都流于感性的认识,并没探究出日常细节的制度根源,让读者一头雾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解渴。我想到了林达,或许,他能不让我失望?
  
  3
  
  我读林达,开始于《带一本书去巴黎》。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轻松一种兴奋慢慢在心中凝聚从胸中升腾,一如春天蜕去一件件冬装。他让我对“革命”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民众曾经呈现的另一种面貌——“在强权面前他们是愚民,在弱者面前,他们是暴民”。林达遍访巴黎的革命史迹,读者也因之随他神游其间,他扮演的似乎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导游,然而在他涉笔之处,又尽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追述和反思,引领读者漫游人文巴黎,一咏三叹。就书中内容判断,林达此行用时并不太长,但写作此书无疑调动了他多年的积累,是他经历与感受以及思索的一次大释放,让人读来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字里行间,依稀可见林达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是基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照,也就是说,正是缘于这种生活方式培育下的思维方式,让林达回过头来打量法国式的自由口号,才有了别样的发现,对法国大革命也不再仅仅是瞧热闹的一位看客。那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美国革命的历史,给了作者这样一种角度,一个机会——但在这本书里,美国是只鳞片爪的,不成形象的,这,吊起了我的胃口:我要看看“林达的美国”究竟是什么样!
  
  4
  
  果然别有洞天!
  我确信,林达写作的过程,也是思索的过程,他试图从芜杂的生活现象里抓住本质,理出一条线索,解除自己的困惑,同时向拥有着另一种文化的朋友明白晓畅地讲述这一切。他又深知,被山水相隔的,不仅仅是距离遥远的两个国家,还有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相异的逻辑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点,并非只是自然地理造成的,还少不了人为的“功劳”。纵然自己对异国他乡发生的事有本真的探求,可要让朋友们清晰地看到这些,其间仍有许多颇为困难的工作要做。因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模糊。
  最终,林达选择了从最基础的层面突破,通过对美国的语词、语境和逻辑的解析,展示不同于我们的价值体系。而且,他并不隐讳自己的认识进程,反而将其尽现纸面,我认为,这是林达最值得珍视的地方。他起着桥梁的作用,沟通着思维的此岸和彼岸,让我们不经意间完成了视角的转变。
  就说“美国总统”吧,在我们的概念里,他就是一国的元首,美国的政府首脑,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至少也是说话算话的——林达起初也是这种印象,因为这符合东方文化东方逻辑,而且,他还为英语里用两个不同的单词表达“政府”这同一个概念而感到好笑,认为他们自找麻烦。然而,同属“美国政府”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又常常“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引起外交纠纷,激起对方国家的民愤和强烈的反美情绪,想想看,我们曾经还真的为此拒绝消费美国品牌的商品呢。林达在美国生活久了,对这种现象从不以为然到留心关注,继而试图探究其原因。结果却让林达和我们吃了一惊:美国总统并非一权独大,他只是总体意义上美国政府“行政”分支的主管,而通常意义上的“美国政府”,只是“美国行政分支”而已(另两个分支是“立法”和“司法”)——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误解,却是源于英译汉的基本工作,先人将似乎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英语单词合二为一,符合了我们的文化思路,简单是简单了,却丢失了太多的内容!
  
  5
  
  移步换景。其实景一直没动,不过是我们在行进罢了。我们随着林达,从最基本的元素出发,循着迥异于我们却不再心理排斥的思维方式,换了另一种角度看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家,见到了别样的风景。
  我们看到,言论自由的关键是“内容中性”原则,它与真理无关,而且它并非由政府赐予,而是一个人生来就拥有的天赋权利,反过来,言论自由以及其他权利却是让民众监督政府的,以免政府权力的扩张损害了民众个人的权利。我们也看到,美国人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他们支付了什么样的代价,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我们还看到,“公民权利的保障,不是仅仅依靠权利法案的条文,它还必须依靠健全独立的司法制度、健康的社会机制、良好觉悟的社会和民众团体。而且,这个社会必须普遍有起码的正义感和公民良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谁也不能立身其外坐享其成,维护他人的权利也关系到自己……
  我们看到,美国人对人性的弱点理解透彻,认为人是靠不住的,总统也是靠不住的,从日常工具的发明到国家制度的创立,他们从实际走向实际,利用机制删选不可靠的人,同时利用它去限制和规范人的不可靠的行为,这其实是对人的极度负责。我们也看到,美国稳定的政治制度,以及生活选择的多元,保证了政治家不会异化为政治动物,而是很容易还原为常人,这是极为符合人性的。我们还看到,我们还看到,美国人有着“注重个人”的传统,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他的“个人行为”负责,既避免了公职人员的任意犯罪,也避免了一种在信仰口实之下的大规模民众犯罪——不得不承认,这些在事前的举措,极大地节约了社会管理的成本,这一点,美国人走在了前面……
   这许多的思想火花,逐渐烛照着我们心明眼亮起来。从此,我们不再沾沾自喜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6
  
  诚如一位论者所言,林达的书是这几年读到的写美国社会最好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取材于书报、电视新闻多于作者本人在这个国家的亲身体验”,林达在书中也表明,自己是借鉴了各种资料——但事实是不是“美中不足”呢?我看是恰恰相反。如果只能写或者只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林达的书也就没有太大价值了。因为这样的书俯拾皆是,但是林达并不满足于此,他要通过对历史的梳理,逐本追源,试图寻找令自己惊喜的今日美国现实的成因,而这,需要他钻进故纸堆,把握美国的脉搏,除此并无他路。
  在阅读林达的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努力,努力地用心倾听一个国家的脉动,努力地在探究中感悟那十分细腻入微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地用平白的言语、优美的文笔来表达原本枯燥无味的史实,消除朋友和读者的阅读障碍,以期能在历史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试看如下文字:“后来的大批移民,其状况并不比他们(先前的移民)好多少。英属殖民地的开发是从北方开始的,大多数移民落脚的地方,冬天都相当寒冷。后来者除人多势众一些,所有的问题还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解决。他们的房子还是林中的树木。他们与奔跑的野兽之间,谁是谁的食物,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幻想中的农田,还是长满灌木和荆棘的处女地。他们的种子和工具却还在海上漂泊的商船里。冬天却不肯推迟脚步,坚持要如期而至”。寥寥数语,形象又俏皮,还原了最初移民面临的困境,丰富了史书一笔带过的历史细节,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生悬念,不由得追着文字行进。
  我还感觉到,书信体的表达,也让读者分外亲切,那犹如朋友间的促膝长谈,说的是家常话,道的是天下事,论的是自然理,来往之间,境界已然提升于无形。三种人称的自然转换也颇费苦心,为你讲述,历史人物的言行,替你设问,仿佛知晓你的心思,帮你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此,我自是手不释卷了。
  
  7
  
  林达是真的有话要说啊,触动太深了。
  我想,当初出版社将他的书信结集出版时,选用“近距离看美国”为副书名,大概没有想到,林达的文思如泉涌,“近距离看美国”也先后成为三本书书名的后缀,更没有想到,这些有价值的书竟有那么多“识货者”,因而一印再印——比较前后几次印刷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可以看出,因为《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的出版,后来印刷的此书副书名里,才有了“之一”二字。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怀疑这些“信件”的真实性,不是说内容,而是以书信体表达的形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书信成为一种古典的诗意,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写信了吧,更别提动辄上万字的信了。我总疑心采用这种形式,是作者和编者的良好用意。无论事实怎样,我享用了一席心灵盛宴,而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愿意相信林达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的这些书信就是写给我这样的人,给予我们启蒙和引导的。
  于是,便不难理解那么多的巧合会自然发生:在他写美国的司法制度时,恰好出来了个辛普森案,林达通过对现成的这个案子审理过程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简单结果之前的多种可能,至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美国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的运行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而他写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时,正值总统大选年,克林顿谋求连任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林达并没有流水账式地记叙克林顿及其竞选班子的言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几十年前的总统尼克松,通过解剖这个“反面”典型,道出了更替的是总统、不变的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模式,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更深层的内容,让我们透过纷繁热闹的表象,看出了一些门道;当他关注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时,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片《阿姆斯达》(又译《断锁怒潮》)刚刚上映,林达信手拈来,详叙支撑影片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背景,也让读者透过这些精彩动人的故事,看到在这个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如何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着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快意阅读之余,我不由得感叹:结识林达和他的文字,是缘分。
 8
  
  合上《我也有一个梦想》,我心潮难平。忽然想到,几年前云南人民出版社也曾出过林达的书,不如找来一阅。市面上此书绝迹久矣,我于是联系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部,让私交甚好的段兴民老师想办法找了一本寄来——这本书便是《在边缘看世界》,是林达的散章合集。
  如果我最先接触林达是通过这本书,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一个字:棒!但我是遍阅其“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及《带一本书去巴黎》后,才读到此书的,感觉就复杂了。说是“在边缘看世界”,其实还是对美国诸方面的叙述和剖析,不过全书并无统一的主题——如果说林达的其他书是长篇小说,这本只能算小小说集了。它对美国社会的描述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既富有情味又引人深思,这使得它从同类书中脱颖而出。
  但是,我却从中看出了缺憾。大约这些文章先发表于网络或报刊,不时有“前天”、“今年”字样出现,但收入书中却未做技术修改,让人困惑。同样的原因,导致不同文章的观点甚至事例的重复,感觉不爽。还有,许多材料大约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边角余料,此次用上了,有点炒冷饭的意思;一些观点欲言又止,是怕看过他的书的读者烦吧(嫌重复),但会让没看过他的书的读者有莫名其妙之感了……
   我知道,我这是苛求贤者,内心里,我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我认为,林达以及这些出版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盗火者和举烛人。我为能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而庆幸,而骄傲。
  
  9
  
  也算是“心里有,眼里就有”吧,看过林达的书不久,我便注意到了朱学勤写的有关林达的文章。朱学勤与林达夫妇相识,他笔下的林达正符合我的想象,也让我看清了自己痴迷于林达文字的一部分原因。
  林达初到美国即打定主意,离华人而行,扎根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到远离城市的南方农村,第二次“插队落户”。他们的邻居是最底层最普通的美国人,其中不乏黑人,甚至是参加过“三K党”的美国农民。在与邻居们的交往交流中,他们突破了聚居城市的留学生的狭隘视界,也发现了教科书里天天在教导人的荒谬成见。这促使他们提笔,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然而就是这样低调平实的眼见为实、民间而自由的写作,反而写得很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不过,写作只是林达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劳作谋生的方式同样深深吸引了我。林达原来的专业与艺术有关,其绘画很是耐看,这一点,读者从《带一本书去巴黎》中的插画可以领略一二。然而,他们的劳作方式不是在地铁站为路人画肖像或卖画,而是彻底的体力劳动与自食其力。从五月到十一月,他们开着装满各种小艺术品的货车,走府过县,赶集出售,多与美国的乡下人打交道。半年下来,数数挣的钱够一年食用,他们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来年依然如此,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
  朱学勤认为,林达的书在知识界很难出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写的书教人如何写作——健康的书籍来自健康的写作,而健康的写作只来自健康的生活。他要求学生重视这些不是用来评职称,而是在自家火炉边用自家劈材取暖所写成的通俗读物,并将林达的书列为研究生入学后的首选参考书目。心仪朱先生很久的我,不知不觉中,已然做了一次他的学生。
  
  10
  
  《当沃尔玛来到小镇》,作者丁林。这篇文章发表于《南方周末》“文学”版,当时觉得写的很好,我就剪下留存了。而在我通读林达的文字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章,觉得很熟悉,文笔,风格,以及文章后面那颗敏感于外物缜密于思索的心——丁林,是不是就是林达?
  果然就是。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却无从向他人表白。惊喜的事情还在后面呢,2004年,《南方周末》在“视点”版为丁林开设了专栏,《科学精神与人命精神》、《冬日里的铃声》……这些文章延续了“林达”的视角和水平,又加入了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关切——我可以想象,丁林虽远居异国他乡,但知识分子的秉性未变,身在自家炉火前阅读、绘画和写作,心却与中国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紧紧相连……
  自此,我得以与“林达”再续前缘。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林达”并不孤单,不信你看这个名单:朱学勤、秦晖、徐友渔、崔卫平、何家弘、梁治平、贺卫方、蔡定剑、乔新生、刘星、薛涌、秋风……
  他们,如暗夜的星斗,照彻我们的内心。
  
  11
  
  林达,谢谢你!
  
  2004年2月12日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3-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关林达[增补1]
    
    1、林达是谁?
      
    “林达”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二位目前居住在乔治亚州乡下,耕读传家,著述不断。
    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文革开始时中断学业,后在黑龙江插队,1978年文革结束后进入大学,1990年代初移居美国。由于作者的成长背景,使得他们在移居美国后,对社会的人权案件以及民主自由制度格外感兴趣。移居美国,谋生劳作的同时,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看到的美国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着个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这一切让他们惊奇,让自己头脑中被妖魔化的美国猜想轰然倒塌。兴奋之余,他们开始给国内的朋友写信,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透过他们写给留在大陆朋友的书信,读者除了可以感受到文化差异带给移民的冲击外,更可清楚地了解美国的法律、政治以及历史进程。
    
    2、林达作品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已出4本)(三联书店版)
    《历史深处的忧虑》(台湾版名《辛普森案的启示》)1997.5
    《总统是靠不住的》1998.4
    《我也有一个梦想》1999.3
    《如彗星划过夜空》2006.4
    《扫起落叶好过冬》2006.10(三联书店版)
    《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版)
    《在边缘看世界》(云南人民版)2001.7
    《一路走来一路读》(湖南文艺版)2004.4
    《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译著/湖南文艺版)2004

 3、林达作品的传播
    
    ①口口相传。
    作者很低调,书没有名人的序,没有跋,突然就开始了,而后突然就结束了。这种出书的方法,要读者选中和喜欢,就只能完全靠文字的功力了。
    
    ②朱学勤先生功不可没。
    朱学勤先生在《从“五月花“到“哈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圣诞节到了,我的南方朋友从佐治亚 —— 即中国人很熟悉的小说《飘》的家乡,长驱三千英里,开车两天来看我。而他们夫妇写的两本介绍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书,那一年在中国也上了热点图书排行榜,《历史深处的忧患 —— 近距离看美国》和《总统是靠不住的》,已经为中国读书界熟悉。那两本书写得好,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关,抵美多年,他们以小贩为生,在草根层摸爬滚打,一点没有在美留学生阶层的那些坏毛病。夫妻俩遥闻哈佛大名,却总是自认为是南方的乡巴佬,轻易不敢来,这次乘着我在那里,就到哈佛来探头探脑了。因此,我戏称这一年的圣诞是“两个小贩到哈佛”,而他们对我的报复,则是带给我一本《总统是靠不住的》,扉页赠言居然如此回敬:“ 1997 年圣诞:哈佛不读书纪念 ! ”他们开车载着我东跑西颠,走了很多我平时因没车而到不了的地方。那一个礼拜,我果然读不成书了,这一对小贩夫妇开心得哈哈大笑。   
    
    朱学勤先生的著作《书斋里的革命》里一篇叫《小概率事件》文章中,再次看到了他对林达夫妇的描写,这次写的稍微清晰明白些:  
      我到了美国,去了南方,在佐治亚州一个偏僻农舍里,与写作《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个梦想》的林达夫妇畅谈了三天。  
    朱先生的《带一本书——从美国到巴黎》中,朱先生对林达夫妇贩卖生活还有一段比较细致的描写:  
      车停稳,先搬出众多木板搭制简易货架,将待售的艺术品一一摆上;天一黑则把这些货架还原为长短不一的木板,收回车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他们笑话我是“中国干部参加美国劳动”。赶集的日子从五月到十一月,天冷叶子一落,数一数半年挣的辛苦钱够一年食用,他们也就安心收工不干。从秋天到冬天,他们是回到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者“带一本书去巴黎”。  
      
    “半年劳作,半年写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心态,也是令我对当初产生那样的想法感觉到惭愧。这种“只是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动,自由地写作”的简单生活方式,其实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学者们的生活方式更令人崇敬。“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这种低调、平民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追求,他们那种“清贫而丰富”的生活,其实更加令人相往。
    
    ③网络传播。网友评价选:
    
    林达写的书我都买了,个人觉得最好的是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二三。这三本书确是三权分立的傻瓜读本,启发很大,我是不遗余力推荐的。
    
    我觉得林达先生的书可作为中国人宪政教育的普及读本,或者作为大学生的必读书目。好几年前看了他在三联出的那三本书,掩卷叹息,我常常想,中国的制度要达到那样的层面还要多久,可是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又觉得真是遥不可及的事,时时感到悲哀。
    
    对于接受了传统体制教育的每一个人,仔细阅读林达的作品是一场必要的去污,或者可以说是驱魅过程。特别是看美国三步曲。就我自己来说,看完林达的三步曲之后,还花了点时间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宪法,结果很令人失望。我国的宪法很没有可操作性,口号太多。
    
    和平演变的经典范本 :)
    
    我们从清朝以来就不缺楼上这样的考据高人,但既生钱(泰斗),何生你,你们的玩意儿也就是评职称用的,我们民众最需要的还是林达他们写的中文的《常识》。
      
    ④《事关林达》一文传播情况。
    
     广州《信息时报》读书版编辑董彦,经我同意,选了《事关林达》的第4、5节,加了标题《行走者的思想片段》,作为林达新书《一路走来一路读》的书评,刊于5月24日《信息时报》。
     黑龙江《北方文学》2004年第8期刊用《事关林达》。
     2004年12月的《三联书情》,选用了《事关林达》一文。
     2004年4月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关天茶舍”发贴后,被斑竹定位精品帖子,跟帖不断。后被无数网友转贴他处。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3-9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4、林达自白①
    
    
  诸位,别猜了,我坦白交代了吧。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他老先生就喜欢空下来做做木工活的。我们觉得这挺好,你说呢?
    
    
  【在关天,有位网友写了篇帖子,进行林达探秘。这位网友这么一招呼呼,一下子点燃了藏在大家心中的激情,呼啦啦,上来一大帮,各抒己见,各供材料。但可惜,各位读者对于林达夫妇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我所了解的水平,再多,似乎也没有了。不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却突然柳暗花明起来了。这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竟然因为这帖,引出了在关天潜水的林达夫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他们非常难得的,在这里做了一翻“自我交待”,约略追述了自己的过去,还谈到了他们的现状。我读到之后,倍感欣喜。却不料,喜之过早,后来林达夫妇却要求版主删去了他们的那段“自我交待”。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获得了他们当初贴的那段文字,录在上面,供当初未能得见的网友一饱眼福。
  记得曾经读到过何清涟一篇文章,说人生宛如在路上行走,但各自在路上的境界却不一样。大多数人是“身在路上”,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物质性目标所累,最后都难逃恺撒之悲;少部分人是“心在路上”,他们为心灵的自由而生活,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为人们留下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4、林达自白②
    
  “林达能写出自己的东西吗?”我不乐观。我们是讲故事的人,不是思想家。有没有自己的东西,得看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了。《辩论——美国制宪会议实录》,是一本好书。当初尹宣先生翻译此书,我们曾和尹先生讨论过什么是讲述这些故事的方式。尹先生受过美国学院里的历史学训练,讲究字字有出典。他推崇好的翻译。我在此推荐大家注意尹先生译著中的“译者注释”。麦迪逊的制宪会议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却不是现在最好的向中国读者讲故事的方式。所以,我很赞赏易中天先生的写作叙事。出于同样的心思,我在尹宣先生的译作尚未成为铅字的时候,就同尹先生说,待尹先生精心研究翻译的麦迪逊经典出来,我们要用江湖说书人的方式,再讲一遍这个故事。    
  前些天听到有朋友说,照这样讲故事,是可以之五之十地讲下去的。是的是的。我们没有很多精力来讲了,以后要年轻人来讲。我想,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用太担心,这样的故事讲得太多了,也不用太担心,这样的故事里,其实没有多少讲故事人自己的“原创思想”。不就是讲个故事吗?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出版后,有读者质疑“林达能写出自己的东西吗?”林达如是说。】
4、林达自白③
    
  正强:
  先给令堂大人请安!给嫂夫人请安!
  我偶然在网上看到马先生的留言,这才得到你的电子邮箱。
  自深圳海滩一别,十六年了。这十六年我过得风平浪静无声无息,隐居山林,日日两点一线,混口饭吃。在此期间,父母均去世,我都没有来得及赶回去。我在国内的根就算是断了。回想国内的生活,仍栩栩如生就在眼前,却又晃若前世往事,不知是鱼是庄。这日子混得,我是无颜过江东了。
  回想当年流落北方的时候,多亏你照顾,至今感念不尽。今日在网上查卫星照片,颐和园前景物如旧,似乎只是车辆更多了。上海变化很大,我竟然找不到自己在上海的家。郑州的卫星照片也挺清晰,只是我脑子里的街道建筑都已模糊,找不到当年农业路的路口,大概都已经拆掉重建过了。
  我们的新书,你一定能看出,这书名受了茨威格的触动,学《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那是你向我推荐的书。你推荐给我的另一本书,我也一直用到现在,《美国的历史文献》。你还记得吗?我后来动笔写美国,是受了这本书的触动。如今,仍能清晰记得那个书店,记得你推荐这些书的神情模样。听说下起大雨来那里要浸水,不过进不了那个书店。天黑后马路对面的露天摊档,很令人怀念。
  我偶然能在网上看到你的消息,挺注意你的书店书业。卖书干出这一番事业,我能想象其中之不易,也能想象,很多事情,你是能做到的,也只有你能如此做到。
  你还是要郑州北京两地跑吗?这十来年国内火车提速很大,上海北京只要十来小时,北京到郑州也应该快多了吧?
  见到老朋友们,请代为问候,就说鸿富请罪。
    
  鸿富
    
    
  【郑州三联书店经理薛正强先生是丁先生故交,此信为丁先生致薛正强先生的电子邮件,有删节。此信中所言“新书”,即“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
 林达的美国的家【壁炉】
    
  “半年下来,数数挣的钱够一年食用,他们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来年依然如此,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朱学勤认为,林达的书在知识界很难出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写的书教人如何写作——健康的书籍来自健康的写作,而健康的写作只来自健康的生活。他要求学生重视这些不是用来评职称,而是在自家火炉边用自家劈材取暖所写成的通俗读物,并将林达的书列为研究生入学后的首选参考书目。”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3-9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达作品阅读之外的书生活
    
  ①书的选择
    
  ♂有位西方人说过,一个人选择抑或拒绝某种哲学,并不因为观念本身的原因,倒是源于气质。我对此深以为然。所谓思想上的差异,常常其实是气质上的排斥;所谓学术上的争辩,往往不过是心灵的交锋。在人文领域,所谓纯学术的分歧、纯理性的思考,我相信并不存在。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也如此。
  ▲在读书对象的选择上,也如此。于是我便怀疑,自己热情推荐给别人的书,感动自己,能否就一定触动对方?王彬彬的《心中的先生》,让我打量自己的至爱有了新的角度。他还说:“我确实觉得,与人争论鲁迅是否有价值,是对自身心灵的侮辱。当一本书,一个人,对于自身生命有重大意义,这种意义甚至远远超出了所谓思想启迪的范围时,你是不必与人就此辩论什么的”——不争论,是因为不会有结果;不争论,是因为曾经争论过。此言一出,沧桑尽显。
    
  ②由书到书
    
  ♀仅只是读书中繁衍出来的书,就够你大大地读上一气。倒不是说以前不知道它,而是这时知道了如何去读。(王安忆)
  ♀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地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
  ▲由林达的书到更专的书,以及《断锁怒潮》(即《阿姆斯达号》)、《12怒汉》、《失控陪审团》等影碟。
    
  ③书生活
    
  虽不善饮,酒不可不备;虽无暇读,书不可不藏。读书,在书与非书之间。读书并非必须学以致用,它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的过程,是我们带着以往的情感经历与生活经历去经历一个新的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阅读经历。而在这样的一种阅读经历中,许许多多的感觉徘徊在书与我们之间。

 事关林达[增补13]
    
  絮语:
    
  最近三年的阅读生活中,林达的书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读过后,心神难安,总想写写心里的感受。《事关林达》用了十天的时间,完稿于2004年2月12日。草稿是八千余字,后经删改,成就六千多字,成就目前的模样。我知道,《事关林达》行文繁琐,也远没有深入揭示林达作品的内涵,但真情之下,限于水平,也只能如此了。今年有个出书的契机,本想为此文“动大手术”,后来想想,终于罢手。
  《事关林达》是我进入天涯社区所发的第一个帖子(当时的ID是“谁先看到村庄”) ,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我明白,文章其实写的一般,我这不过是为各位提供了表达的通道而已。在网下,我也先后向许多人推荐林达,甚至赠书。当时,北京三联或为“汪季贤事件”所累,无暇重印林达的书,而市场上林达的书渐难寻觅。不过,好在不久我们又见到了林达的新书《一路走来一路读》,以及三联书店重印的林达的书。其后二年又半,林达又出了新书《如彗星划过夜空》和《扫起落叶好过冬》,三联书店也统一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装帧,重新出版;我经由多种渠道,也搜寻了不少有关林达的最新资料,如今特发《事关林达[增补升级版]》,供各位同道参考。
  我认为,中国目前并不缺所谓的“知识分子”,缺少的倒是大量有教养的公民——而林达的书无疑有助于“公民”的形成。很明显,林达的书借着异国的故事,说的都是我们本应有的常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常识被遮蔽了。许多网友对林达的书不屑一顾,这或许是好事,到哪一天,如果林达所写的真正成为大家的常识,林达也该封笔了——但我们依然对包括林达在内的启蒙者心存感激。只是,就像鲁迅对自己文字“速朽”的期望落空一样,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林达的书还远不会过时。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7-3-9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这里悬命阿,茉莉阿,打死啊都喜欢林达,偶尔发现此文,转来共享。--其实我还没怎么看
foxgrace 发表于 2007-3-1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数数自己的钱够一年食用了,然后就开始自己劈柴写作,好惬意的生活呀:)

《如慧星划过夜空》,我读了一年了。。。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5-7 02:26 , Processed in 0.1277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