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消逝中的鄉村學校

[复制链接]
lesley 发表于 2006-1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從廢除一個學校談起

將近十年前曾經間接參與過保留台灣花蓮一個小學的議題,那個學校的設立很特別,不是日本人設置的,而國民政府也無意在這麼荒僻的地方蓋學校,那個學校,純粹是由在地民眾捐地,捐錢,自己一磚一瓦蓋好了,再請政府收為公有。居民這麼做,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弟可以就近上學,不需長途跋涉。

經過了幾十年,村子的產業沒落,人口漸漸遷往都會區,在這所小學就讀的學童越來越少,當地教育局基於成本考量,先是讓這所學校變成分校,之後就是要劃入其他國小的校區,正式廢校。教育局答應廢校後,會用交通車搭載孩子們上學,可是,居民們覺得政府會跳票。

當時,當地有位大學教授知道了這件事,認為教育局單單站在成本考量輕易廢校的作法,只是加速這個村子的人口快速流失—經過他多年的接觸調查,花東地區每年都有迷你小學廢校,而這些地區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學業,只好孟母三遷,搬到更靠近都市的地方,村子裡面,通常就剩下年老的阿公阿嬤,還有學齡前的幼童了。

這位教授為了參與保留這個學校的計畫,特別把自己的孩子轉到這個小學就讀,並且他也被推選為家長會長,正式代表其他的家長與教育局交涉。然而,或許在交涉的過程中,去挑戰到了教育局長的權威了吧!堂堂的局長似乎要讓這位不受他管轄的大學教授明白,你雖然是教授,可是管不到小學這塊領域來。不但這個學校沒有保留成功,還被列為優先廢校的計畫中,而這位教授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受到了一些傷害—這個孩子曾經車禍受傷,傷到了腦部,因此在反應上面不是很好,當他轉入這個學校後,就開始有一些流言,說這個孩子腦筋有問題。

教授心裡很難過,知道這背後是大人們的伎倆。

我記得,當年這個學校拿來與政府交涉的一個原因之一,是這個學校完全是在居民的期望中與實際上的需求,自己打造出來的,它是真正來自於民眾的產物,他們難以接受的是,政府要把它廢除,竟然都不需要跟民眾商量,也沒有討論的空間。

幾年後再來回想這個案例,覺得幾十年前,如果村民們不把這個學校奉送給政府,而是真的自己來興學,辦一個私立學校,其存廢與否,就不會受制於教育局了吧!

但是,當年的百姓,或許就只是尋常百姓,並沒有搞教育的人在其中,他們覺得自己可以解決學校的硬體設備,可是辦教育這件事,得要政府來做。

幾十年後的現在,似乎,沒有人對政府可以做好教育這件事感到有信心,許多人即使沒有硬體,就算是想辦法用借用的,寄學籍的,地下辦學,在家自學的方式,也要走出一條路來。

台灣這些年來,對於偏遠的學校,有教育優先區的相關辦法,最容易作到的,永遠是硬體的更新,但是偏遠地區的教師流動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偶爾我們會碰到特別有心的校長或者願意返鄉教書的老師,肯花一輩子的時間留在鄉間辦教育,但這還是留待個人身上,而不是靠制度來解決問題。



現在隨著網路的發達,不少鄉村學校在政府或者民間企業、公益團體的協助下,可以透過科技來建立與外界的連結,可是這種訊息的傳播結果,究竟會導致年輕人加速嚮往流向都市,還是願意留在鄉間,這顯然就牽涉到鄉村整體發展的問題了。  

chiungling发表于2006年10月19日 09: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5-11 22:34 , Processed in 0.0667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