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藥姑山人 于 2012-6-7 21:42 编辑
我在百蹊的第一个五年 写于百蹊七周年之际 正如猫说的,认识百蹊纯属偶然,但爱上百蹊,却是必然。 五年前的那个夏天,那个火热的七月,那个无厘头的周末,我毫无目的的去了趟长安图书馆,一楼二楼三楼的展厅,走廊慢慢的看着各种画展摄影展,最后就是在三楼的走廊,我被彻底沦陷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那一个个质朴的笑脸,深深的吸引了我。一个下午,我就一个人,静静的转着圈。后来翻起那次摄影展的帖子,我才知道,原本是早就要撤展的,所以之前义工们志愿者们的忙碌,当时我一无所知,关于这些照片后面的故事,我也一无所知,只是感动,只是触到了内心的某处神经。就这么一次,差点失之交臂的机会,让我落进百蹊的这张网。
这之前,我根本不懂网络公益,不懂民间组织,不懂网络助学是啥东东,我就象个流浪的小孩,心一直在四处漂荡,下班休息,周末无所事事,也就爬爬山,逛逛书店。一个人,真的不明白如何挥霍这无数个的周末。就是这次偶然的相遇,让我的心沉下来,有事没事的周末就在论坛翻帖发帖。其实,或许我的童年有太多的相似,我也是大山里的孩子,我的童年,每天也要下山上山的上学回家,我的童年同样没有音乐没有画画,没有篮球没有体育,学校唯一的石头加水泥垒的乒乓球台,一到下课时间就被高年级的孩子占着,我的童年是没有色彩的。
2012年的6月2日,百蹊七年,一次半月前才开始计划的聚会,却得到了义工资助人调查网友志愿者会员们热心的支持,报名参加的人员不断上升,不停的有朋友说要加一加二的,最后会场也来了特别多的新人,第一次参加百蹊活动的新人,她们他们同样说着中毒了,是无药可救的毒,这就是百蹊的感染力,这就是爱的土壤,这就是爱的根茎,不断的生长和延伸,所有爱,都在传承着。 晚上回来后,虽然有些累,可是还是无法入睡。这五年,我在百蹊认识了太多的朋友,太多太多,她们他们都很平凡很平常,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长,这样的一群人走到了一起,有了合力,是可以做成很多有意义的事的。这个晚上,我想起了很多的朋友,久未谋面的虫子,是他带上我第一次去复查,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全部陌生的朋友们一起外出,却经历了很美好的的回忆,单纯的快乐和开心。想起了关姨,几十年的义工生活,那颗饱满的大爱之心,想起了她在东山和孩子们的夜谈,想起了她给孩子的温暖的怀抱,想起了她一直坚持着写信鼓励西山深处的那个娃娃,总是不时寄些包裹给爷孙俩。想起了罗浩,虽然他也来到了现场,但还是会不时想起他,这个性格坚强,内心细腻的男子汉,他的生活教了我很多,什么是善,什么是爱,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承诺。想起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复查调查路上的朋友,我们在一起,总有那么多的欢乐,我们从没有因为陌生而有的那种种戒备。想起了这些年,我们一起志同道合的朋友,总是共同分担着自己的责任,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无论有多折腾,大家都能一起绘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绽放出灿烂的容顔。这一切都是因为爱,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聚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多的快乐。而这一切,因为百蹊,给了我们释放爱的空间,让我们的爱,可以尽情的倾放,谢谢百蹊,祝福百蹊。
还记得第一次在百蹊抢孩子,虽然抢到的孩子最后去了福慧班,而我的捐助款被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孩子得到了,后来经复查确认这个孩子也是调查了的,只是学校反馈孩子没有上学了,其实孩子是在学校的,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的孩子,很欣慰的是他一直能坚持上学,虽然家境艰难,母亲也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家里也因此欠上了一堆的债,可孩子一直没有放弃上学,我知道他的坚持一定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谢谢坚强的孩子,是你教了我很多。
还记得巴马发布认捐时,我看中了一个小女孩,就在发布前,不知什么缘故,和千千聊上了,她说她也看中了,磨着我不要和她抢了,我就好心的又让了,我把目标定为她的姐姐,结果我们一起得手了,好开心,一起关注着这两姐妹的成长,这对好姐妹,也是特别的懂事理,温暖着我,早些年经常写信,如今上高中了,学习紧张,偶尔会来个短信的问候,窝心。
还记得第一次去复查,报名时是超级替补,最后虫子捡了我,就这样迷糊着跟着出发,去的是蒙山夏宜,那地方其实和我老家特别相似,就感觉是回家。我们组去了最远的古潜组,温家三姐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聪明乖巧,学习特别好,现在老二老三都在县城重点中学上初中。我们还没走访完,其他两组完成了的,就下河摸螺丝去了。等我们组回来后就跑小河里打水仗,晚上在夏宜乡府那唯一的的小吃店,几个人动手做了几道简单的菜,喝着啤酒,聊着天,如今想来很久远了似的,可细节还是那么的清晰,点点滴滴,都在记忆深处。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百蹊的集体活动,就是07的东莞50KM,当时我一大早就坐车去到大岭山,在华润门口等小六子顺我一起去起点,我们一路开心快乐的的行走,也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传说中的人物,正如现在的新人第一次参加大型活动一样,眼睛都有点忙不过来。只是那么亲的小六子,如今在天国还好吗,手机里还保存着你的号码,只是这个号码永远也不会再次响起了。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百蹊的年会,在银丰路的花园粥城,这次识得的百蹊大人物更多了,有幸和我们的困困领导邻座,惯例是一桌一桌一个一个的介绍,平时只在网络上见到的一个个ID,真人来到眼前,大家陌生着,可找不到一星半点陌生的痕迹,当时好多的朋友,这次年会也再次来到了现场,深受感动,因为百蹊,大家一直不离不弃,这就是最好的见证。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我的孩子,她们几个小朋友留在学校,第二天帮我们带路,感觉到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身高要矮,晚上一起吃饭时,总是鼓励她们多吃点,后来闲聊中,才知道她们在学校从来没有早餐,中午晚上就是玉米糊稀饭,没有菜。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这么着肯定长不好。
还记得申请义工的那一天,从巴马回来后,刚刚写完复查报告,驴子领导就在报告帖里说:山人来调查组吧。其实我早在07年就有打算申请的,只是因为网络条件不好,无法保证义工工作。到09年的工作环境有改变,能保证有一定的上网时间。于是我就交申请了,没想到才三天就出公告了。其实这时我都不懂义工是要做些啥具体的活。还好我坚持下来了,这几年我也学到了很多,感谢无数帮助过我的百蹊家人。
就是这么多的无数次的第一次,累积着我与百蹊的故事,还记得刚注册百蹊时,正好有个征文,我与百蹊的故事,我这个准新人,壮着胆也写了一篇,虽然刚刚进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但我有种直觉,这里很温暖,我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当时我用的标题就是一见如故,如今五年了,我依然如故。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也离不开百蹊,离不开这里的每一位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