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写给想去支教的朋友

[复制链接]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9-4-2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生悬命 于 2009-8-4 21:29 编辑

最近遇到了很多想去支教的朋友,找百蹊来做咨询。于是我想到了应该写个帖子,以后再有人找来,就把这个帖子给他看。

如果你想去支教,你应该考虑如下的问题:

1,我能教什么?

自己会和教会孩子是两码事儿,你懂的东西,不一定就能教会孩子,否则师范学校大可不必培养小学老师了。国家规定教师必须经过考试,获得执教资格。当然在贫困地区,这个标准可以放宽,但自己要有所准备。

而且,在那里,没有电脑,没有投影仪,甚至没有最基本的教具,你会板书吗?教数学,你能把圆画圆吗?教体育,只有一块坑坑洼洼的所谓平地,你怎么教?

2,我能去多久?

西部地区缺少教师,但短期的支教不受欢迎,至少要一年。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花时间去适应,一两个月,你还没适应学生,学生也没适应你的教学方式,就该走了,你走了,学生又要适应新的老师,这样的做法,近似于添乱。

3,我真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吗?

缺老师的地方,都是条件艰苦到当地教师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你很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没有煤气灶,自己生火,可能还要自己拾柴。使用电饭煲?就算有电,你也要自己支付比城市贵得多的电费。
你很可能买不到你喜欢的食物原料,你从外面带进去,也没冰箱储存。
你很可能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你喝的水里面可能漂浮着各种东西,开始阶段,你喝这种水,就算烧开了,也可能会拉肚子。还有,这种水也许还要你自己去挑。
你很可能面对极其肮脏的厕所,或者围墙虚设的厕所,甚至没有厕所,你需要自己找地方解决。
你很可能没办法洗澡,夏天也许好办,冬天出去洗澡可能往返要走几个小时。
你很可能没有电视看,如果有,可能也只有几个模糊的频道。
你很可能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房子四面透风,只有一件家用电器---电灯泡。
你很可能去一个距离医院很远的学校,小病只能自己解决。
你甚至可能到一个手机没信号,又没有座机的地方(需要你去的学校基本都没有座机),你想和外界联络,可能要走几小时。你可能觉得无所谓,你的家人能受得了吗?
。。。

如果你没有去过贫困农村的经历,千万别贸然去支教,先找个地方体会两天,也许是个不坏的办法。

4,我的语言有没有问题?

是,你肯定会普通话,但孩子能不能听懂标准普通话?孩子的语言你能不能听懂?在很多地方,他们的普通话夹杂着大量方言,比方说“川普”,如果不能语言交流,如何教学?

5,我能融入当地吗?

这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在贫困地区,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相对落后,接受新鲜事物慢,需要支教的地方落后于发达地区农村,可能有几十年,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在刀耕火种。如果你一腔热血、热情满满的抱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初衷,那么基本肯定,你会非常沮丧。你的目标太巨大了,当年数以千万计上山下乡的知青除了最终改变了自己,他们又改变了什么?所以,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先去适应,融进当地人的生活,然后因地制宜的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你也别指望会有人帮你融入,也不要自以为高尚就要求这要求那,事情是你要做的,没人强迫你,对你来说是奉献,对别人,可能就是一份薪水还不错的稳定工作,也许你的存在会形成对比,还给当地教师造成压力。要记住你终究是过客,他们才是主人。

6,你要报酬吗?

农村的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如果你向当地教育局要报酬,基本没可能。也许你可以从某些民间组织获得少许生活补贴。如果你自行解决费用,要做好预算,打听清楚当地的物价水平,在某些贫困的地方,物价一点不低,因为当地很多东西都需要从外面千里迢迢运过来。

写了一堆,没有打消谁积极性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一下应该做的准备。
foxgrace 发表于 2009-4-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的支教远没有电视中所演的那么煽情和浪漫,除了生活和环境外,可能还有很多当地的很实际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比如很多地方的孩子根本就不上学也不喜欢上学,你的很多努力或许一时半会看不到成果,除了要克服生活和环境的困难,你还要面对漫长的似乎看不到成果的生活。

而且,很多地方因为支教的人多了,孩子也都麻木了,电视中多看到的,老师走的时候孩子们痛哭的情景估计也不会出现了。
素馨 发表于 2009-4-2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生悬命 于 2009-4-27 23:06 发表
你很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没有煤气灶,自己生火,可能还要自己拾柴。使用电饭煲?就算有电,你也要自己支付比城市贵得多的电费。
你很可能买不到你喜欢的食物原料,你从外面带进去,也没冰箱储存。
你很可能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你喝的水里面可能漂浮着各种东西,开始阶段,你喝这种水,就算烧开了,也可能会拉肚子。还有,这种水也许还要你自己去挑。
你很可能面对极其肮脏的厕所,或者围墙虚设的厕所,甚至没有厕所,你需要自己找地方解决。
你很可能没办法洗澡,夏天也许好办,冬天出去洗澡可能往返要走几个小时。
你很可能没有电视看,如果有,可能也只有几个模糊的频道。
你很可能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房子四面透风,只有一件家用电器---电灯泡。
你很可能去一个距离医院很远的学校,小病只能自己解决。
你甚至可能到一个手机没信号,又没有座机的地方(需要你去的学校基本都没有座机),你想和外界联络,可能要走几小时。你可能觉得无所谓,你的家人能受得了吗?
。。。


吓唬人。
benbacon 发表于 2009-4-2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信天的博客,也是关于支教的。


是否我真的拒人于千里之外(2006-07-11 14:51:29)
信天谨游


( 塔里木河边的胡杨林 )

“信天,你好象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呢”,这是一个想去山区义务支教的mm说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是和我在MSN上交流半个小时后说的一句话。

事情是这样的,云南义教聂絮(已回城)短消息我,说有个苏州女孩云裳想去山区做义务教师,希望去我们在云南修建的学校教书,让我晚上一起在网上交谈此事。

始,云裳满腔热情,表达了强烈帮助山区的愿望,希望到那里后能使当地孩子生活更好一些,还说要用镜头去改变那里的状况。

听到这里,我和聂絮几乎同时说,请不要试图改变那里的状况,你若是教书就专一教书,若是打算改变那里的状况的话,最好不要去。

接着,云裳说要给当地小孩找到资助,联系城市的朋友送衣服书包文具等,使他们安心地读书,快乐生活,并能持续做下去。我和聂絮犹豫着说,还是不需要了吧。
(聂絮刚义教回来,在送衣服书包文具中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仅凭热情很难操作。送东西那里的孩子们不一定就会快乐,送不好也会痛苦,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太偏远不通路的学校实难送达,助学不能单方面自己心里感觉着好而去做。)

云裳说,那我能做什么呢?我真的想帮助那些穷孩子,看到媒体有关的报道,我很感动,我想去山区支教也不是一天的想法了,几年来一直就有这个愿望,去山区教一年书。

我回答,如果你真想去支教,那就去那里踏踏实实地教书,把自己当成当地的一个普通老师就可以了,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千万不要有改变那里现状的试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为你根本就改变不了那里的状况,那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如果你非要改变的话,你会感到很痛苦。

听到这里,云裳幽幽地说,信天,你好象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聂絮插话,我当初也有你现在的想法,可是去了之后发现很不现实,信天回答你的是我们实际经验的总结,看似拒绝,其实是对你负责。要不你跑去一趟,发现和你的想法差距太大,无法面对和接受,再跑回来,不是浪费吗?

我告诉云裳一件事,前几天,也有个女孩打算去支教,还发了一个联接,是她的简历和文章,文章中说,非常想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上课。最好找个景色秀美的地方,村民们善良友爱,没有矛盾,和睦相处……。看到这里,我真想再加两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心里明白她要去的那地方是世外桃源啊,我哪儿找去?后来就给那个女孩说,非常谢谢您的爱心,我们那里不缺少义教了。

云裳又问我,如果要去那里教书,需要什么条件。
我的回答是:一,要有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把义教当成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去承担责任。二,自己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为通过我们去那里的义教是没有工资和补助的,如果没钱那是不现实的,即濮存忻说过的‘大胆施爱,无讳言钱’。三,要得到家人支持,父母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了,而儿女却要去山里帮住素不相识的人,他们是否能理解,是否同意儿女去那些地方。四,专心教书,不要指望你的到来会改变山里的状况,不要对自己和山里有过高的期望值,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故要踏实。五,注意自己的形象,你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到学生们,也会影响到当地老师们,去了要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六,忍。

最后我和聂絮劝云裳,回去先和家人商量一下,看家人意见如何,是否支持,这很重要,并把简历先发过来,再谈。

之后经过沟通交流,一个月后,云裳放弃了去山区支教的想法,父母对她的安全不放心,而她也觉得理智地想想,还是觉得把工作后挣的工资先孝敬父母最好。一个月内先后另有两个女孩联系要去做义教,非常热烈的想法,恨不得立刻就飞去,经过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交流后两周内,冷静下来后先后都放弃了。

有很多朋友看了媒体宣传,对助学发生浓厚兴趣,也的就想也去山区支教。这些朋友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支教并不是只有热情和爱心就能够完成的事情,真正的山区支教是一种苦役,枯燥,寂寞难耐,在那些偏远的山沟里,像农夫一样进行着助学的艰苦劳作。而外界的热心朋友们对待支教,好象是带着望远镜,他们只看到了支教工作的表面,真正的支教生活和当地的具体情况,他们是很难看到的,很难体会到的,毕竟这城市和山区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种思想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取向,行为方式的迥异,判断是非及衡量标准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想去支教的朋友们面临的现实冷峻的问题。是否能勇敢面对,是否能沟通融合,是否能宽宥理解,是否能成熟做事,也是那些想去支教的朋友们事先要充分考虑的事情.

很多想去支教助学的朋友都比较年轻,他们刚刚脱离了少年时代,简单地认为支教也并非难事,也许他们真正爱的不是助学本身,只是对支教生活的不确定的想望而已。可山区的现实性,又与这些年轻的朋友想象中差距太大,千百年来,山还是山,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并不因为年轻人的到来而改变。有的年轻朋友,拥有热情和爱心,但缺少真正的行动,拥有善良和决心,但缺少坚持。

何其芳在《夜歌和白天的歌》中写到:“没有爱情的人,为没有爱情而苦恼,有了爱情的人,又为有了爱情而苦恼”。助学也是这样:想做义教的人,为没做义教而苦恼,做了义教的人,又为做了义教而苦恼。

愿想去做义教的朋友,请先冷却一下火热滚烫的心吧: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
    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得住寂寞,但是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应条件艰苦的义教生活,你真的能做到吗?
 楼主|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9-4-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馨 于 2009-4-28 08:15 发表


吓唬人。


这些都不是我闲着胡说八道,想找任何一种可能性的依据,我都可以给出图片。
linqing07972 发表于 2009-5-1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义教那么难,那那里的孩子可就更没人管了!如果能想个办法就好了!
同在蓝天下 发表于 2009-8-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实际,很好。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石头小路 发表于 2009-8-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云南永胜一个小山村,看到一刚毕业的大学生义务支教两年,看到外面进去的人抱着猛哭,哭中的无奈、心情...........
猪猪笨 发表于 2010-3-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这么认真、负责地写这些帖子,
很感动,
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大概是因为不再年轻的原因,
或者是工作的时间久了,
人就开始变得理性起来,
对现实的问题会看的更重一些,
刚毕业时感性超过理性的举动,
慢慢减少。
我相信,尽管条件艰苦,还是会有很多的朋友去贫困地区支教,
不过,一生悬命的帖,真的很好,还有信天的那篇博客,
有意向去支教的朋友,不妨看看再做决定。
会有帮助的。
凌田 发表于 2010-5-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学习学习。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5-6 08:08 , Processed in 0.0675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