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调查笔记] 【200705】四川布拖助学调查---多想要一双能翱翔的翅膀

[复制链接]
泪零 发表于 2007-5-1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百蹊调查组 于 2010-1-25 15:04 编辑

再一次从自己的沉思中惊觉过来,眼前依旧晃动着那小小的辛勤劳动的身影,似乎是不受控制的,想到我小侄女目前受宠的生活和娇纵的脾气,叹息着,心疼,再一次泛开来,静静的蔓延……

心疼那些勤劳的女孩子们,也叹息她们无法获得的自由之身的悲凉,翱翔只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泪零 于 2007-5-17 20:46 编辑 ]
 楼主| 泪零 发表于 2007-5-1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天,那个孩子17岁的姐姐在旁边小小声的用我听不懂的彝语回答着,陪同的孩子告诉我,她说她没有上过一天学,明年就要嫁人了,父亲已经收了别人家的彩礼钱。我望着她,想从她的眼中看出是否有遗憾,可是我只看到了脸上怯怯的笑容和眼中的那片茫然。当听到她爸爸说自己读过初中,现在可以靠给人算帐赚钱时,我笑着说他文化高,心里却愤怒着想揍人,自己文化那么高却不送女儿上学?但我却不能那么做,在这里,我只是一个不相干的外人而已……这天,我跟堂叔笑言,在这里,我已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第二天,在村小学,这个只有一个代课几十年的代课老师的学校,里面没有一个女学生……这天,与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的我,还未意识到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里已经有多根深蒂固。

第四天,我在村头看到了一大群或背着弟妹,或扛着锄头的小女孩,询问之下得知,她们都是还没有上学的,但很明显其中有一半是已经过了上学年龄的……这天,我感叹自己童年幸福的同时也开始有点茫然。

再后来,看到了孩子13岁的妹妹,没有上过一天学;看到了孩子12岁的姐姐,因为一只眼睛失明没有上过学;看到了孩子13岁的姐姐,在村教学点读完三年级辍学了,原因却是因为四年级的中心学校太远;看到了更多在锄地的小小的身影,一问,才10岁左右,翻地的动作却是娴熟无比……这个时候,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种无力,这里很穷,但身受其害最深的却是那些女孩子和妇人……
 楼主| 泪零 发表于 2007-5-1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行的老师告诉我,在这里,女孩子的婚姻完全是由父母做主的,除非她们自己能赚钱才有可能自己选择夫家,而她们连学都不能上,这还有可能吗?

狐狸在饭桌上说,她们在来的山路上看到几个彝族女子一遍一遍的和着泪水唱着同一支彝族歌,那悲凉的歌声里满含着她们的幽怨,在歌声里,她们早已沧桑的心还在诉说着婚姻的不幸福和生活的悲伤,那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因为她们被禁锢在这个牢笼中,已经失去了想要自由的权力。

在那个简陋的小镇上,永远只看到男人在晒太阳喝酒,出去调查时他们在晒太阳,调查完晚上回来,在路上碰到喝得醉熏熏的还是他们。
女人们却在土地里辛苦的劳动着,光着脚,一遍一遍的重复着锄地的动作,时光定格在她们弯腰用力的一瞬间,似乎恒久以来就是这样劳动着,那里凝结着彝族女性的沧桑。


悲乎?泣乎?

孩子,你们难道又将重复祖祖辈辈那勤劳忙碌却又毫无尊严和自由的一生吗?
难道你们的价值就仅仅只能体现在一天能翻多少地?一天能做多少家务?一天能纺多少纱线?一天能放多久时间的羊?出嫁时父母能收多少彩礼钱?能给夫家生几个儿子?

到底,我是应该把它称之为风俗习惯或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毕竟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对这个民族也是个不小的冲击,正是由于这些在我看来奇怪的原因,导致超过七成的女孩子都没有上学,在家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家务、带弟妹、下地干活,从几岁就开始干这些,到了十五六岁就等着嫁人了,而她们的价值仅仅只值父母所收的那点彩礼钱。

对我来说,十五六岁,还是少不更事可以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纪,而她们却过早的开始承受复杂的生活带给她们的压力,一生就这样忙碌而又空洞走过属于她们的世界,再等着下一个轮回。

[ 本帖最后由 泪零 于 2007-5-18 13:25 编辑 ]
 楼主| 泪零 发表于 2007-5-1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程时,山路九十九道弯,一路风景如画,前一晚下的雪还未完全融化,如此美丽如诗。而我却又开始闹头痛,一晕车又开始高反了,我闭上眼睛想睡觉,却不能像来时一样很快入睡,脑海中总是在想着她们那挥着锄头的身影。

多想多做一些,帮帮这些女孩子们,但是要改变一个民族沉积了几千年的习俗谈何容易?

因为沧海太大,我身边那些善良的朋友做到的,不过是为沧海再加上一滴水珠,作用微不足道,有时看上去甚至毫无成效。而我自己,看得太多,越容易引起一种悲伤的情绪,越容易把身边的那些风言风语和反对的声音当成一种负担压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有一种想放弃任之且过的冲动。
为此,再次静静的一个人想着,每次从回来后我都会像这样静静的呆上一会儿,好好想想,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我告诉自己不能冲动,不能放弃,不要悲观。每次也就越发的相信,那些持反对声音的人们,他们的爱心和善良只不过被埋藏在了心里面,或许是他们忘了应该要怎样去表达出来,只要有心人坚持,总有一天会感动他们,让他们懂得去表达。现在,我们身边正在这样做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不是吗?


或许不久,那片山里,就会飞出美丽的金凤凰,舞动着她们自由的翅膀,承载着她们的理想和希望……

[ 本帖最后由 泪零 于 2007-5-18 08:41 编辑 ]
Molly 发表于 2007-5-18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泪零真是一个感性,善良的好姑娘, 每次调查回来, 都会有很深的感触, 来抱抱~~

看到这么多失学的女童,我也想了很多, 谢谢泪零写出来, 图片我慢慢再给你配.
佛面佛心 发表于 2007-5-18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一个有爱.有心的好妹妹.下次在去叫上我.不要到机场了在打电话给我,气我.
梅花 发表于 2007-5-1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俺家徒弟最乖拉,抱抱
乖小孩 发表于 2007-5-1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人争着抱,俺也不想例外.收获颇丰啊
糊涂虫 发表于 2007-5-1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了篇说彝族女童的调研报告,感觉分析的挺透彻的,贴来给大家看看。)
导致彝族女童入学难的因素很多,就凉山而言,主要受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四个方面因素所 制约。
    山高坡陡、居住分散、生产粗放、劳力缺乏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自然原因。全州近4000所学校虽 已遍及彝家山寨,可凉山幅员广大,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平均每所小学的服务范围达17平方公里,不少山 寨“对面能喊应,走拢大半天”,男生往返吃力,女童走读更难支撑。另外,彝区半农半牧式的自给自足自然 经济急需大量的辅助劳力,“猪儿要进沟、牛羊要上坡、跑马要加科”,再加上烧火煮饭看家带弟妹等活计, 自然落到未成年人头上,特别是将来要出嫁、眼前又最“听话”的彝族女生头上,致使她们很难“自愿”入学 。
    群众贫穷、财力紧张、经费不足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经济原因。凉山现有11个贫困县,目前还有3 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绝大部分县财政支出靠上级补贴,即使教育经费随财政的增长而同步或高于增长,也无 法拿出多少钱来支持教育,校舍破损,设备简陋的问题无法解决,而要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的农村家长每 月拿出50元的生活费供孩子上学,实在太困难了。加上招生导向,双轨制改革的推行,自费读书比例增高, 形成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进得起学校读不起;读得起学校考不起;考得起学校供不起”。而彝族女生就学更加 困难了。
    重男轻女的陈规陋习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历史原因。人类文明是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的,但在私有制 为基础的社会里,妇女在政治、经济及人们思想意识中,总是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妇女在愚昧与落后 中为温饱而劳累奔波,而文盲和贫困又加剧自身的落后与愚昧。“女孩读书无用反赔钱”的怪论更像无形的脚 镣手铐卡断彝族女生入学的路,哀婉的《阿母尼惹》(即彝族叙事长诗《妈妈的女儿》是一部呻吟在奴隶制下 的广大彝族妇女的控诉书,唱出了多少“妈妈的女儿”们的心声。
    教师量少质弱不稳定,教学照搬汉区效益差是造成彝族女童入学难的现实原因。凉山彝族聚居区的教师数 量严重不足,质量亟待提高。昭觉县按照“普九”计划的要求,至2000年,约差750名中小学教师,现 在每年只能净增10多人;布拖县现有教师770人,大部分是外地分来的,还差200多人。教师奇缺,只 好请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来补缺,昭觉县请代课教师266人,95%以上是初中生和小学 生。在彝区工作的教师,一是环境艰苦,二是待遇偏低,不安心工作的越来越多,“本地留不住,外地派不来 ”的态势将越演越烈。多数学校除教学对象是少数民族外,从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学程序直至教学用语都 几乎全是搬用汉区的,大多数不懂汉语,没经过学前期正规教育的彝族儿童,尤其是很少外出的彝族女童要“ 直接过渡”学习用汉语文统编的全国教材,困难很大,这又严重挫伤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
 楼主| 泪零 发表于 2007-5-19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抱抱
最心疼的就是那些小女孩,那些锄头只怕都比她要高出许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19 02:55 , Processed in 0.0792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