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残忍而又美丽:追风筝的人

[复制链接]
素馨 发表于 2006-9-2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 · · · · ·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 · · · · ·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正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楼主| 素馨 发表于 2006-9-2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可堪三分读其一

2006-05-13 23:54:24   来自: Tao (北京)

 书的前三分之一是令人惊艳的。我觉得作者的一大贡献是写出了小孩子的邪恶,不像一般著作里把小孩想当然的善良化。这种幼稚、纯真而残忍的邪恶是我从未在别的书中看过的,甚好。在这部分里,童年的“我”和现在的“我”交替出现。有时候面对童年阿米尔的邪恶念头,你真想抽这个小少爷,而现在的阿米尔会飞快地站出来忏悔,你就只好马上原谅了他。这部分的人物刻画饱满,故事精彩斑斓,让人不忍释卷。
  
  但随着主人公逃离阿富汗到了美国,作者笔力变得稍弱了,不似之前的游刃有余、引人入胜。支撑这段的是父亲的去世和主人公对“索拉雅”的爱慕。其他的人物都流于脸谱化。有许多的描述都是累赘,不禁心中暗骂:你还回不回阿富汗了!
  
  终于,为了“再次成为好人”,为了自己,为了哈桑,也为了父亲,主人公回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祖国。故事又变得好看了,虽然只有一会儿。当那个塔利班头子出场时相信谁都猜到他是谁了。当他又一次掏出他的拳套的时候,我笑场了——这人也太幼稚了。全书中恶的代表竟是一个无聊幼稚的小丑,遥想他小时候还恶得有“创意”些。
  
  书的结尾是令人失望的。我猜到作者结尾得再说一遍“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你,千千万万遍”在书里被3个人说过,之中那个萍水相逢的阿富汗司机说时最让我感动。最后主人公自己要凑热闹说一遍也无可厚非。可我没想到作者还要结尾点题,而且点的那么直白,一点儿也不高明。简直让我怀疑作者受过中国式的中学语文教育。
  
  我很赞同一种说法:小说家开了头,故事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向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成长。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在本书的结尾,我正感觉到,作者把小说自己发展的结局拉回到自己预先布局好的结尾上。它生硬、轻漂,缺少了应有的凝厚,而且太“Hollywood”,太“畅销书”。不能说结尾点题的做法很拙劣,但它是平庸的,匠气的。
  
  纵观全书,从开头的哈桑,完美而忠诚,但也有一丝对小主人转瞬即逝的犹疑与恐惧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所捕捉到,到结尾的索拉博,自杀,一言不发;从丰满的真实感,到莫名其妙的想当然和苍白;从绚烂到枯萎。一对父子,两个男孩。我猜想,这是从有现实和人物原型作基础,到纯粹的想象所带来的巨大差别吧。
 楼主| 素馨 发表于 2006-9-2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

2006-05-23 21:48:16   来自: kingflying (杭州)

  阿米尔的故事是在一种淡淡的回忆的笔调下开始的。
  
  童年。阿富汗。他和哈桑。哈桑是仆人的儿子,与他如影随形。“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他们也一起放风筝,追风筝。然而也正是追风筝,成了阿米尔和哈桑心口永远的痛。当哈桑去为他追那只被割断的蓝风筝时,阿米尔发现哈桑为保住风筝遭受了鸡奸,但他并未挺身而出,两人友谊破裂。
  
  事过境迁,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后来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经过千难万险,阿米尔从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孩子,回到美国。为了温暖孩子孤寂的心,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救赎自己的灵魂。
  
  作为一本感动了千万人的温情小说,《追风筝的人》笔触清淡,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它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讲述了一个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就如同一叶微风轻拂的羽毛,慢慢地轻触掌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回忆往事的方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如小英子清澈的双眸;捷克诗人赛弗尔特在其回忆录《世界美如斯》中,将一切不美好的往事滤去,将女性、温情和美常留心中,用温情和美好涤荡着阅读者的心灵,回忆中常见爱。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兼具这些特点而沉静有加,更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鹤》,以缓慢的方式来摹写人性的悲苦。但是感觉最相似的还是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的《小鞋子》。
  
  《小鞋子》是新写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在导演的镜头下,通过阿里纯真的眼睛来看世界,来表达温情与善良。而《追风筝的人》也用闲远的笔触描绘了哈桑的正直、勇敢与纯净。哈桑追逐风筝绝非阿里为得到一双小鞋子的奋力奔跑。在电影中,小鞋子是主线;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部分人格;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结,都有一只曾经的风筝,只要用善待他人的诚实的心去呵护,都能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楼主| 素馨 发表于 2006-9-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一步,方能就赎

2006-07-18 16:34:33   来自: 旻鱼喽啦·自己玩 (北京)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又是在卖祖国苦难的家伙吗?是在用祖国的苦难来赢得读者的同情吗?然而事实上我只猜对了一半。祖国的苦难是他故事的背景,是他尽力渲染得悲情,但是,一个人内心的苦难与就赎才是他最想表述的。
   一个懦弱的小男孩与自己的朋友的故事,在朋友为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他自己却因为懦弱而选择了逃避。逃避了一时的伤痛,却背负了心里的折磨。以至于逼走了自己的朋友,想让时间淡忘,来冲刷自己的罪恶。然而,时间的河静静流淌,深沉的罪恶感没有被冲走,反而愈加清楚的反射自己的内心。他最终选择了勇敢的面对这一切,选择担当责任。尽管已经是在几十年后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
   故事梗概简单清楚,但是,如果这不是一个发生在动荡的阿富汗的故事,没有阿富汗整个国家的动荡变迁,没有民族的苦难,种族教派的冲突,只有单个人的恶,只有单个人的心理煎熬,只有单个人的的就赎,是不是这个故事就远远没有震撼力了?人只有在背景中才能凸显他的伟大。其实,这种被判与忏悔就赎,在任何环境下都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只是,苍白的背景会让阅读者的情绪也苍白起来。人不能在真空的环境下生活,故事也不可能在苍白的背景中展开。
   抛开背景来说故事本身。一个以就赎为核心的故事,专注的肯定是人物内心的波涛起伏。一个人为什么会转变呢?年少的阿米拉没能勇敢的走上前,选择了懦弱的逃避。尽管背负着心理的种种罪恶,但是究竟是什么让他深入险恶的喀布尔,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坚强勇敢呢?是年龄的增长吗?是亲情的召唤吗?承担责任的勇气来自哪里呢?在这个最核心的环节,作者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化。半夜和半页的篇幅,主人公完成了人生中重大的转折。难道因为阿米拉一直在承受着自责,他就顺理成章的肩负起寻找阿拉博的责任了?如果阿米拉的勇气有这么大,他早就应该主动回来寻找哈桑,赎回自己的罪了。但是,他没有。他只是在心里懊悔自责,但是他没能主动的迈出这一步。就像那个冬天他站在小巷的路口一样。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阿米拉没有变,还是怯懦不敢承担责任。只是心理的懊悔自责陈年累月的积攒下来,结成厚厚的茧而已。阿米拉以为自己变得坚强,可以有勇气承担责任了,其实那只是茧,只是有点麻木。这个谎言不但骗了他自己,连作者也信以为真。走出一步,方能就赎。这也是阿米拉在写生命中第一个故事中犯下的错误:情节破绽。
   作者在书中讲到,阿富汗人和美国人的不同之一就是,他们看中结局。所以他们谈论电影、小说最重要的是告诉别人结局是什么。而美国人完全不同,如果告诉他们电影的结局他们会很不高兴。于是这个虽然移居美国的阿富汗作家,仍然在篇章的字里行间告诉我们结局是什么。比如说他会告诉你,“没想到再看一次哈桑的笑容竟是在照片里。”“没想到在听见索拉博声音是在一年之后了。”虽然这些话隐藏在角落里,但是无疑是在指引我们走向故事的结局,减弱了我对于结局的忐忑不安。像索拉博被抢救的时候,我毫不紧张,我知道,他是不会死的。对于这个半倒叙的故事来说,结局不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东西了,过程才是我们最引以为胜的东西。
   总体说来这是一本好看的小说,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丰富饱满的人物,有动荡丰富的社会背景,有美妙细腻的语言。会让人思索,回味,叹息。但是成为经典还需要磨练。
  
   合上书想一想,我们是不是都有一只风筝遥挂于天际,而没有勇气去追呢?
 楼主| 素馨 发表于 2006-9-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救赎『追风筝的人』读后记

2006-05-08 11:35:17   来自: 逍遥安 (苏州)


  我们很难去承认 也很难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总是勇于包装数字 用华丽的谎言来麻痹自己 顺便欺骗别人
  却不敢坦然去面对自己所曾犯下的罪恶……
  
  阿米尔这个富家少爷所犯下的罪行 不也是一样
  在面对自己人性中的怯懦、说谎、虚伪、善嫉、矫情、邪恶、自私、自大……
  他选择的是逃避,这是一个懦弱无知少年的错误选择
  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一生,来自心灵鞭挞、愧疚、恐惧的沉痛代价
  基督教里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
  傲慢 (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以及贪欲(Lust)。我们的确都生而有罪,人性本恶,因此需要教育来循循善诱、教化人心
  
  在春雨泛滥的潮湿季节 在家乡那个悒郁阴霾的午后
  不经意找到这本让我心绪为之澎湃,也为之心碎的小说
  阅读着作者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
  揭露着一段漫长的赎罪之旅
  在阿米尔和他那个吃着同一个奶水长大,有着先天性兔唇情若兄弟的哈山。因为阶级和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成为主仆,因为种族的对立和迫害酝酿了最终的悲剧……
  那个与他如影随形的哈山,那个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代价的哈山
  那个在他耳边说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山……此生却无缘再见
  那一幕发生在追风筝大赛后的一场意外的背叛,是因为胆怯的自私性格,导致一段真切友谊的逝去。在阿米尔成年后,辗转回到饱经战火摧残的阿富汗之后,发现在种族和宗教的自我本位主义下,在政权更迭的动荡下,践踏生命都变得那般的毫不起眼和随兴。最后发生在体育馆,发生在哈山儿子身上相同的悲惨命运,让我不忍再看去,搁下书,闲置数日之久……
  
  爱和谴责 是人性 是觉醒 是面对 是感动……
  当哈山的儿子在自杀获救后,绝望的恳求阿米尔说:『我想要爸爸和亲爱的妈妈,我想要莎莎,我想要跟拉辛汗老爷在花园玩,我想要回到我们的房子生活……』『我想要回原来的生活……』
  我的心也跟着文字啜泣,眼泪无声的留下……是啊,逝去的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我不禁怀疑这是一篇自传,在作者清淡的笔触之下,饱满内敛的人物个性,在沈静中透露的忧伤。在一场让我叹为观止的交错倒叙的文字结构中,让我惊觉那从容精湛的文笔,仿佛让时光在瞬间如光影交错,回顾着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往事历历在目,然而人事已非。回不去的童年,填补不了的心灵裂缝。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动,在我正面临心灵缺口的时候,找到了一条救赎的出路……
  
  备注/
  感动观点-这是父亲训诲阿米尔时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最邪恶的行为莫过于偷窃』。
  「如果你杀了一个人,就是偷走了一条生命。如果你撒谎,就是偷走其它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如果你欺骗,就是偷走拥有公正的权利。」
了了 发表于 2006-9-27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书正畅销呢。不过,自从我看过一个人的评,就不想读了。等有机会我找来贴在这里,也算是一家之言嘛
蓝姬 发表于 2006-10-2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我也是蛮奇怪的,对什么畅销的书,不太感兴趣,甚至刻意不去翻,往往等那阵狂热风过了后,再找机会看看
蓝姬 发表于 2006-12-2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刚把这本书看完,整体还不错.结局有点戛然而止.

感觉比较象自传,除了对人性邪恶一面更深刻的认识之外,

更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真有阿富汗的塔利班为非作恶,太过残忍了,从书中惊醒,庆幸自己是生活在中国,生在和平年代,书中那些关于痛苦与灾难,特别是阿塞尔处决"通奸犯"的那一章,感觉整个胃被狠狠地绞紧.......  

忽然对生活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无法言语.....
kennycaijx 发表于 2006-12-2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筝的人,还真以为是“追风筝的人”呢
jy(唧唧yy) 发表于 2006-12-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LZ什么时候传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5-12 04:34 , Processed in 0.0687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