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热情与典雅 -《永不凋谢》译者序

[复制链接]
素馨 发表于 2006-7-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彼得•巴顿有过两次人生,一次是疯狂的,一次是雅致的。他参加过六十年代的反战大游行,登上过哈莱姆阿波罗剧院的舞台,游历过科罗拉多亚斯本的雪山;他也是著名媒体公司“自由媒体”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裁,有线电视的开路先锋,传媒界的风云人物。他永远在风风火火地忙碌着,尽情地享受着运动,音乐,美酒;生意,谈判,项目……

直到癌症的出现让他停下来。他开始反省人生,思考生活的真谛,寻找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以及即将踏上的旅程的意义,并决定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载下来,给所有最终都将踏上死亡之旅的人一些启迪和安慰。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与他年龄相仿、但个性和经历都截然不同的作家劳伦斯•谢姆斯的支持。他们合作的结果,就是《永不凋谢》。

书评家和普通读者都给予《永不凋谢》高度评价。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吉姆•莱拉说这是自己读过的书中“最诚实的一本” ,是“一部每个人都应该读的杰作”;著名专栏作家戴夫•巴里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给我们……的一份慷慨礼物”。《永不凋谢》是一本关于爱的书。作为一个温柔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彼得在书中从始至终流露出对家人令人动容的真挚情爱。对彼得来说,建立一个充满柔情蜜意的家庭是人生最主要的追求,拥有三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是一生最大的幸运和成就。当他走向生命的尽头时,心中最强烈的情感,也是对所爱的人深深的不舍和依恋。不过,虽说与亲人说再见是死亡最残酷的一面,最终让彼得在死亡面前获得心灵宁静的,也是他对亲人的坚定信念。因为他骄傲地知道,在经历了他的死亡之后,他们的“精神依然能够完好无损”,他们的前方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悲痛会消退。有一天,记忆在带来泪水的同时,也会带来若有所思的微笑。”他知道他们会继续感觉到对他的爱,“爱可以超越失落,充实他们的生活。虽然缺了席,我依然是他们的一部分。”爱是彼得的生命重心,也是他的精神支柱。爱使他的欢乐更甜美,也是他痛苦时心灵的安慰。

彼得•巴顿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短暂的一生却精彩纷呈,充满了奇遇与冒险。由于临近死亡,彼得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感觉更清晰,更敏锐,态度也更坦率,更诚恳,这使他的故事有了一种难得的细腻、鲜活和深刻。彼得是一个“大胆而有趣”的人物,他热情乐观,嫉恶如仇,既是精明成熟的商人,又保持着孩童的顽皮、天真与生命力。但在彼得多姿多彩的个性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也许还是他追求自己梦想的执著。由于这种执著,他敢于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敢于放弃唾手可得的机会,敢于花费比常人长得多的时间来“不慌不忙地寻找自己”;也是由于这种执著,他可以不必“用时间换取金钱那样意气消沉地工作,而是带着愉快的理想去创造些什么”,可以始终保持饱满的生命热情,在事业上硕果累累,无往而不利;也正是由于这种执著,他才能拥有充实而丰富的一生,并在生命的尽头无怨无悔地说:“我真的尽了力,我尽了全力。”

当然,彼得•巴顿最不同凡响之处,也是《永不凋谢》这本书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还是彼得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智慧和勇气。癌症的出现让他踏上了一段痛苦而恐怖、但也充满了奇迹和发现的旅程。正如彼得自己所说的,“癌症有一个好处:它不会让你立刻毙命……它给你时间思考,给你时间总结。”他思考“生活在现在”的意义,向自己保证要尽情享受剩下的每一天;他思考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决心不让肉体的痛苦给灵魂蒙上阴影;他回忆生活中充满喜悦与情爱的时刻,意识到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他在死亡面前保持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选择感激而不是失望,选择好奇而不是抱怨,选择希望而不是绝望”;他用逻辑、用渴望、用个人化的信仰追求心灵的宁静,:“一种安宁的歌唱将我笼罩”,“它不是消极的,只是静止着。它接近死亡,却依然充满生命”;更重要的是,他决定与我们分享他走向死亡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每个人都将经历的无与伦比的冒险,让我们对这个神秘的过程减少了一分恐惧。

彼得•巴顿已经在落基山的青草墓地里安息了,但他以坦诚、勇气、智慧和优雅留给我们的这份慷慨的礼物仍然活跃着,流传着。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纷繁芜杂的追求中,我们经常会为眼前的小事所羁绊,而忘记了生命的短暂,情谊的珍贵,忘记了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这本书会提醒我们,以一个普通而卓越的人热情洋溢的生,高贵典雅的死,以永不凋谢的爱。


                                                   张力慧
                                                   2006年2月
                                                   于美国加州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6-7-5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看这本书。
了了 发表于 2006-7-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悬命,看这里:

作  者】 (美)劳伦斯·谢姆斯、彼得·巴顿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居然还弄成16开了,真不知道这出版社怎么想的。

http://www.joyo.com/book/detail.asp?prodid=zjbk321916
 楼主| 素馨 发表于 2006-7-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雅地对生命说“再见” – 摘自《永不凋谢》

《永不凋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劳伦斯·谢姆斯,彼得·巴顿    著


张力慧   译

  我不会假装对英年早逝跃跃欲试,但在全盛时期死去的确有一些优势。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像一条钟形曲线。年轻的时候,曲线逐渐上升,人们拥有了力量,获得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接下来是一段显赫的稳定期——力量、乐趣和信心都达到顶峰的那一段成年。然后,曲线开始缓缓下降,生命力和影响力都逐渐衰退,人们或恬静、或痛苦地滑向生命的终点。

  我的曲线不是这样的。

  在上升阶段,我基本上符合普遍规律。但是到了人生黄金阶段的某一处,癌症进入了这个画面,我的曲线变得更像球从桌子上掉下的轨迹。

  这不是抱怨。因为这意味着我离最快乐的日子从来没有太远,那些我最健康的日子,最自信的日子,当我过着我梦寐以求的生活的日子。

  我的记忆还没有来得及蒙上一层灰黑色调;事实上,我的回忆都近得几乎不能称之为回忆。我的壮年仿佛一直延续到了昨天。我用狂野、生动的颜色重温着那段岁月中的细节,并希望能够一直重温到死的那一天。

  我想,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应该是一个近似的概念,而不是从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开始的。但如果要我选择它最丰富、最充实、最完美无缺的那一刻的话,我确切地知道它在哪里:我成为父亲的那一刻。

  那是1987年。我们仍然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在我的记忆里,劳拉的怀孕就像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悬念的逐渐增强。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从一开始她感觉自己怀孕了,到证实一个新生命在她体内孕育,再到第一幅惊人的超声波图像:上面是我们的女儿蜷缩的模糊身影。

  在我眼里,怀孕的劳拉变得越来越美丽了。我不打算去猜测一个孕妇的想法、感受或经历,但我想说的是,从外表看起来,她仿佛瞥见了宇宙最后的秘密,并因此获得了一种近乎超凡脱俗的宁静。

  她在从事最重要的工作。尽管这给她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却也给了她一个聚焦点,一种平静,一种肯定。这一切男人只能羡慕,甚至有点儿嫉妒。

  我们很早就决定,劳拉分娩的时候,我也要在场,而且要尽可能帮上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能错过那个时刻。

  当我们数着两次子宫收缩之间的间隔的时候,我握着劳拉的手。当她开始用力时,我鼓励她,抚摸她的前额。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兴奋与恐惧让我像喝醉了一样。看到新生的凯瑟琳·麦科德·巴顿脱离了母亲的身体,自己呼吸着,我高兴得哭了。我颤抖着双手,流着眼泪,剪断了她的脐带。

  我强烈地意识到,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奇迹。

  在有没有上帝这件事上,我从来就拿不定主意,今天仍然如此。但在我的孩子们一个个降临的时刻,我觉得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无可置疑地展现在我面前。

  也许是因为我太爱孩子了。我必须相信他们将要居住的世界是友善的、有意义的。也许我必须相信有这么一个人—— 一个终极的儿童游戏管理员——能保证我的孩子们在世界上受到公平对待,不让我的孩子们受到欺辱和伤害。

  无论如何,随着一个家庭的建立,家庭传统和仪式也随之而来。

  前面我说过,这些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对着一颗星星许愿。这个习惯就是从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那天晚上开始的。

  我需要崇拜,需要感恩。我需要为她的幸福祈祷。说我是个异教徒也好——在十一月的夜晚,独自站在寒冷的天空下,对着星星喃喃自语,在我看来是最自然、最真诚的祈祷感恩仪式。

  随着杰夫和克里斯的出世,我们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我祈祷的内容也越来越长,越来越有纹理了。当我对着星星许愿时,我给了自己很多空间。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许下的愿望零零散散,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到头来,所有愿望总是归结到一点上:我祈求全家的健康、安全、快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呢?

  还有一些别的传统也从凯特出世起沿袭下来。每个孩子降临时我都在场,这成了一个神圣的习惯——每次都和上次一样令人兴奋,那种悬念依旧崇高庄重。令我感到惊异不已的是,我发现每个孩子都从母亲怀里带出来了一种完全成型的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永远不会改变。凯特从第一口呼吸开始就是那么热情、活泼、果断。杰夫瑞·斯宾萨·巴顿从母亲的子宫里一出来,就和今天一样温和、机警、亲切。克里斯多夫·佩瑞·巴顿从看到阳光、蜷缩着发出细语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是那么甜美、幽默。这些迥然不同的性格从何而来?这是另一个奇迹。

  我亲手为孩子们剪断脐带也成了一种仪式,这是我欢迎他们到来、帮助他们迈开人生第一步可以做的一点儿工作。我对此公然变得迷信起来,甚至每次都穿着同一件衬衫,我的“分娩服”。

  现在我仍然拥有那件衬衫。作为一件衣服,它没任何特别之处——厚厚的棉质,粉红色,有白色斜纹,衣领处有一点脱线——就是你会用来配牛仔裤穿的那种上衣。但它上面溅上了泪水、汗水以及家人的鲜血。它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 * *   

  在生命开始时,我们剪断脐带。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另一种方式剪断脐带。我们必须说“再见”。

  我发现到了今天,要我对自己的生命说“再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我已经经历过人生,品味过人生。我没有觉得自己受了欺骗。我想活得更长吗?当然。但那不是我能决定的。我甘心接受现实。

  但是,一想到要对我的孩子们说“再见”,我就痛苦万分。只有在这件事上,我不愿认命。我非常遗憾,但我知道这是种没有解药的伤痛。

  我一直摸索着想要找到能带给自己安慰的想法。我告诉自己这是自然顺序:父母看着孩子从生命的开端走过来,而孩子则要看着父母走向生命的结束。

  我知道这一点,但没有用。我觉得在我的孩子们的人生舞台上,我退场得太早了。也许即使活到80岁,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可事实是,我现在就要离开人世了,当我的儿女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无法摆脱我在辜负他们的感觉。虽然我的接受能力日益增强,但是死亡的这一面还是让我痛彻心肺。

  从自私的角度,我也哀悼我将要错过的他们生命中的一切。一想到我的孩子们将要面对的挑战和发现,我心中就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和令人晕眩的希望。我为他们将要学习和完成的一切激动不已。不能目睹他们的命运展开,这一现实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沮丧。

  这是为人父母的痛苦。我无法将它美化。它像地狱一样让人心痛。

  我唯一的安慰就是提醒自己,也有过巨大的欢愉——这种欢愉要十倍于我现在的悲痛。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赌博的话,那么再也没有什么能像抚养小孩一样增加你的赌注了。忽然间,未来变得重要了。情感有了令人惊讶的共鸣。爱从家庭的四壁弹回来,扩大了许多倍。你与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留在他们以及你自己的记忆里。一切都变得更确凿了,因为它们是共享的。

  让我来说说患病后我最美好的时光吧。

  那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尽情欢乐的时光已经不多了。于是劳拉和我决定和整个家族——孩子们,兄弟姐妹们,侄子侄女们,还有父亲母亲—— 一起去加勒比海乘游轮度假。一行共有21人。

  在船上时,我的身体很不舒服。我的消化系统正在关闭,我行动起来很痛苦。但那又怎么样呢?我这次出行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和我爱的人共享欢乐。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违背医嘱,做一个不听话的病人,却得到惊人的回报了——我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最美好的一天是在牙买加。我的一个传媒界的老友——克里斯·布莱克威尔,那个把鲍勃·马林推向世界的人——恰好在那里拥有一个小小的度假村。度假村叫“黄金眼”,最初是伊安·弗拉明的家,非常难进去。应克里斯的邀请,我们有幸在那里吃了午餐,并度过了一个下午。

  如果我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或许我对这些东西早就厌倦了。但事实上我的家庭没有太多机会出入像“黄金眼”这样的场所,因此我为能够在那里招待家人感到骄傲和开心。

  谁知道呢——也许我仍然想要证明点什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也不会道歉。底线是:我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起待在一个华丽壮观的地方,这是我的荣耀。

  我正是因此而享受到了平生最甜美的时刻。

  我带女儿凯特去玩喷气式滑板。其实我不应该把自己弄得湿淋淋的,更别说冲浪了。可我一点儿也不在意。这是无法言喻的珍贵时刻;我的精神绝不会因为身体上的问题而牺牲这种时刻。

  我们左冲右突,上下跳跃。凯特抓住我的背,脸颊贴在我的肩膀上,好像又回到了小女孩时代,而我又成了那个年轻、健康、保护她的父亲。

  我们探索了“黄金眼”周围的很多小海湾。海水呈现出上百种不同深浅的蓝色和绿色;阳光洒在海面上,粼粼的波光几乎灼痛了我们的眼睛。鹞鱼从我们身边掠过,小鱼跃出水面,一切都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不时地指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开心地笑着。

  我们还谈论了人生的美好。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幸运。作为一个家庭,作为我们自己。

  回忆这次旅行让我哽咽,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回忆里有太多我无法承载的快乐。在这一天里,就有可以延续一生的快乐——那种快乐之强烈,之完整,比“一生究竟有多少年”这样的问题要重要得多。

  那一次水上旅行让我知道了,每一刻都是一次人生。每一次我们为美丽而惊叹,每一次我们为感激和情爱而震撼,就得到了一次重生。

  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仅仅那一个下午,我就几乎游遍了天堂。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7-3-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了帮我找这本书啊
了了 发表于 2007-3-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你没找到嘛?按说应该容易找阿,不过打折的可能不容易。不打折的你要不?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7-3-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阿

哈尔滨不比北京,买书有点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5-3 11:03 , Processed in 0.0648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