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原创] 试说公益发展的内与外

[复制链接]
叔孙仲通 发表于 2011-2-19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公益发展的内外关系存在于本地与外地、本组织与外组织、公益界与非公益界、具体事务与思想探讨等之间。有内必有外,有外必有内。内和外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经常是互为呼应、互为表里、相依相生乃至互相转化的关系。发展公益需要大格局,有非常开放的心态,虚实并用,内外兼修。

论坛应设有公益交流版,广交朋友,交流思想,争取资源。做深入项目,不妨从助学等大众化项目入手,由外促内。公益活动地域上,“东西连手,城乡互助”,眼光放开,广交朋友。关注外省利于公益大气氛的提升。团队建设人在精不在多。内和外的尺度和平衡需要有效把握。占山为王要不得,不如 “各自发展,遇事联合”。公益宣传上,可以写一些读者群较大的帖子,促成部分对公益不了解的网民由外而内的转化。

由于资源有限,内外用力厚薄当有主次,即 “内实外虚”。如“多背一公斤”,旅游结合助学,扩大了公益的社会参与,是化外为内。

公益的动态发展,当 “内实外虚,虚实相济,次第发展”。如活动地域重点和次重点基地内实外虚,互为呼应。重点基地发展到一定阶段,经验成熟,团队巩固,则可以更好地推动其他地区的活动开展。发展须讲次第,不可躐等。
 楼主| 叔孙仲通 发表于 2011-2-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说公益发展的内与外



一,何谓内外

草根公益发展,需要处理好内与外关系。

任何事物都存在内与外的关系。就公益界而言,比如我们可以说本地是内,外地是外。本组织开展的公益项目,核心项目是内,次要和随机项目是外。本组织是内,合作组织是外。相同公益项目的兄弟团队是内,其他项目的兄弟团队是外。公益圈是内,公益以外的圈子是外。公益以外的组织和人士偶尔参与公益活动,那么他们对公益圈来说就是内。旅游、户外人士、企业家、媒体记者、公务员等可能成为潜在的义工和公益支持者,那么他们也就成为公益事业的内。

有内必有外,有外必有内。内和外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经常是互为呼应、互为表里、相依相生乃至互相转化的关系。有些公益组织发展感觉有内无外,有的重外轻内,或者将内外完全对立,这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二,内外的应用

内和外应用很广。比如论坛设置。我们的住房有卧室,也有客厅;一个公益组织的论坛,有内部交流版,也应该有外向交流版,交流版就是论坛的客厅。我们注意到,著名公益组织的论坛,大多设有公益交流版,有的甚至设在所有版块的第一位。很多论坛则只有内部事务版,没有外向交流版,好比只有卧室没有客厅。比较极端的,也有一些公益组织,包括部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其论坛极度排外,不允许外来者发帖介绍本组织和所开展的活动。这就是非常愚蠢的了。兄弟组织之于本组织虽然也是外和内的关系,但是相对于公益圈之外就是内了。有些资源大家是可以共享的。有的资源人家一时无处可用,对本组织来说可能就是雪中送炭。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多一个朋友有什么坏处呢?起码到人家的省份去走访有人可以指指路吧。画地为牢,占山为王,只会把公益之路越走越窄。

有些论坛上只有具体公益活动,没有探讨思想、经验的版面,甚至谈思想的帖子一个都没有。这样就有内无外。外地、其他团队义工来到论坛,看到都是不熟悉的地名、人名和具体事务,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形之中形成对他们的排斥,也就有可能失掉很多发展机会。思想、经验的交流是务虚的,理论探讨不受限于具体地域、团队、事务,这样就有很大的交流空间。不仅能和本项目的义工交流,也可和其他项目的义工交流。不仅和义工交流,也可和其他社会人士交流。

不同的公益项目也有内外之分。有些公益组织做的项目比较深入,对助学帮困等慈善色彩较浓的项目不以为然,以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标不治本。做任何事情都是由浅入深的。这些组织不妨也可以试验一下先从助学等浅层次项目入手,逐渐深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各界人士的支持,当地公益气氛有了改善,将来再推行较深层次的文化、教育等项目就比较省力了。授之以渔是智力扶持,本为内;授之以鱼是物质救助,本为外。从现实出发,先做物质救助项目,是以外为内,以内为外。“外”发展起来了,逐渐带动“内”的发展。一些服务农村的著名组织就是从纯粹的物质捐助入手,发展出教师培训、高原牧场、心理辅导等项目的。

有些组织公益项目比较单一,这有其优势,专一才能深入。有些组织以助学、献血为主,也逐渐发展支农、文化遗产、环保等项目。这就是项目的内外结合。这样组织活动更加丰富,物质智力资源来源更加多元,也给义工提供了外向学习交流的机会。两者可以说各有所长。

公益活动地域方面也存在着内和外的关系。有些草根组织做事只是在本地,在县内、市内,和外地外省少有合作,交流也不多。可以说是有内无外。事实证明,眼光多向“外”,和外地多合作,广交朋友,好处多多。如陕西学者张俊杰提出了“东西连手,城乡互助”的思路。东部资源多,公益发展相对成熟,西部县市的义工和东部公益团队内外联合,争取物质智力支援,以外促内,非常可行。麦田计划、希望大地等都是东部西部携手的成功典范。

我们不仅眼光向外,行动也可以多向外,先做外地、外省。做本地也很好,本地的事情当然主要需要本地人做,但关注外地、外省也自有优势,且对本地公益发展会有好处。这样能占据道德优势,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如果总是先从本地利益出发,那么干脆如北京就昌平人捐昌平,延庆人捐延庆,甚至只捐自己老家一个镇的。把视野放开,比如延庆人捐延庆,那就是延庆媒体登。但是延庆人捐甘肃,就成了跨区域的全国性事件,可能甘肃、北京的省级报纸都会登。这样就放大了务虚的影响力,象征意义大,在北京和甘肃都有影响力,都可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两地的公益气氛提升了,团队建立了,对两地的公益发展都有好处,甚至能影响到其他地区。再者,投桃报李,自己关注其他人的家乡,社会人士也会关注支持本人的家乡。哪怕是欠发达地区的团队,物质资源有限,也不妨捐助外地外省,哪怕只是做个姿态,或者少出钱而多出力。关注外地、外省,是以外为内。我以人为外,则人以我为外。我以人为内,则人不妨以我为内。外可以为内,内可以为外。内外互相影响,互相转化。这种循环是可持续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义工只想着把资源引向自己的家乡。有些人看到人家的公益组织搞活动,就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不到我家乡来,甚至攻击别人不是真有爱心。这都是很不明智的。热爱家乡没有问题,但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家乡。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家乡比别人的家乡更重要,在支援对象中处于最优先的地位。只往自己家乡拉赞助,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是不可持续的。

团队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有的人做事喜欢热闹,拉一大群人壮声势,造成虚假繁荣,实际能做事的人不多。这意义不大,反而可能损害团队的凝聚力,让团队走向松散甚至山头林立。团队大了树大招风,而凝聚力差就更会弱不禁风。就一般草根团队的现状而言,核心骨干人并不多,也不需要很多。个人了解的一个文化遗产类团队,基本稳定在十几人的队伍,不再扩大。但团队广交朋友,外围的认同者很多。其思想、做法在本地和周边地区广为传播,出现了新的关注文化遗产的团队。外围认同者、其他团队与之内外相应,效果反而较好。

内和外的尺度和平衡需要有效把握。某些地方性的公益组织,一地出现了几家组织,有的带头人就想整合、合并形成一家。如果各家性质和内部文化接近,可以有效整合资源,能有效管理,合并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只是好大喜功,是某组织想吃掉其他组织占山为王,要强制性地转外为内,那一定没有好的结果。还不如维持各自的独立性,保持交流合作关系就很好。这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武汉公益人士兵哥哥提出的处理兄弟公益组织关系的发展思路是“各自发展,遇事联合”,事实证明妥善有效。

最后以写帖为例谈下公益宣传。写帖也有内和外的问题。处理得好能扩大公益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成为义工。帖子专业性太强,看的人不会太多。国内公益论坛一般都存在人气不足的问题。论坛的人气王如天涯社区,志愿者版人气也明显低于热门版块。关心公益、能持久参与公益的人士毕竟是少数,我们能不能多搞些面向大众的活动,写一些读者群较大的帖子,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呢?公益结合旅游就是一个办法。旅游是外,公益是内。比如在山区做公益,大山区往往有出色的风光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保存较好,民俗、非物质文化古风犹存,这些对一般网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把这些情况介绍出来,就可能把一些网民吸引过来,顺带了解山区的民生教育等情况,了解我们的公益团队,使他们也能为山区公益发展偶尔出一分力,甚至成为义工骨干。这样的帖子不一定发在公益论坛,完全可以发在大众论坛、新闻论坛,点击数一般会比公益论坛的帖子多得多。这样就有可能实现部分对公益不了解的网民由外而内的转化。
 楼主| 叔孙仲通 发表于 2011-2-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内实和外虚

一家组织能运作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在资源配置上扬长避短,分清主次,要“精读”,也要“泛读”。大体说来,可以遵循“内实外虚”的原则。这里虚实二字的涵义,主要指用力的厚薄、管理的松紧、要求的高低等。这里以著名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和麦田计划为例。

格桑花关注西部,以地理位置特殊、感召力大的三江源所在地青海玉树地区作为重点关注地,早期更是以某几个乡为重中之重,此为实。其余在西藏、甘肃、四川也有助学点,为次要关注对象。此为虚。格桑花现在覆盖了多个公益项目,但结对助学是其核心项目。在处理和兄弟组织的关系上,格桑花态度非常开放,主要精力用在本组织事务发展上,同时也加强外联,并出力协助其他组织开展工作。这都体现了“内实外虚”的思路。

麦田计划在很多省都有分社,在各省都有影响力,“外虚”是做得很好的。如果在每一省摊子都铺得很开,则有外虚无内实,力量分散,不能重点深入。故麦田在一省之内助学多只在二三县开展,在这些县做得很扎实,这就体现了“内实”的原则。助学主要在这二三县,但其余随机项目和宣传、募捐等则在该省不同地区开展,在一省内也是内实结合外虚。可谓泛中有精,虚中有实,精外有泛,实外有虚。

对实力尚弱的组织来说,尤其需要注意把握内实和外虚的尺度,不能内外皆实,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这里以科教扶贫网为例。科教扶贫网及科教扶贫论坛由陕西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主办,以立足秦巴山区,面向全国为宗旨。现阶段实力有限,活动主要在汉中地区开展。去年有提议,将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改名中国科教扶贫服务社,此意见后来没有实施。叫中国科教扶贫社,那就是内外皆实,要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实质性的公益活动了,服务社现阶段肯定没有这个实力。不仅资源不足,管理也大成问题。后来决议服务社冠名汉中不变,适时采用“科教扶贫论坛义工”之名。“论坛”义工,比起服务社义工之说是虚指,只要是本论坛网友,无论身在何处关注哪里,无论是否是其他组织成员,都可以叫本论坛义工。立足秦巴山区为内,面向全国为外。内实外虚,所以不叫中国科教扶贫社,但可以一起和全国网友在科教扶贫论坛探讨在中国搞科教扶贫的课题。

公益组织发展都需要内外兼修、虚实相济,同时不同的组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以内实为主还是以外虚为主。两类组织都是必要的,没有高下之分,且是内外呼应相依相生的关系。现在多数组织做事比较踏实、深入,以内实为主。以外虚为主的团队不多,“多背一公斤”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

“多背一公斤” 主要是助学的,在“外虚”上做得非常漂亮。这体现在他们的公益理念上,也体现在团队关系的处理上。先看其公益理念,可以说是助学结合旅游。助学结合旅游,就是助学的“内”结合旅游的“外”。助学义工人数并不多,而众多的旅游、户外人士可能成为潜在的义工;旅游者希望为助学做一点贡献,但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较专业的义工和组织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旅游户外对助学而言是外,但他们愿意参与助学,相对于其他旅游者来说他们就是助学界的“内”了。而且其中一些人可以成为助学义工甚至骨干力量,那就更是助学界的“内”了。还有一些成功人士,经济和社会资源较多,虽不能长做义工,却可能给助学界提供很好的资源。他们偶尔参加多背一公斤活动,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和专业团地有了了解,就可能提供很大的支持。有些朋友对助学结合旅游不能接受,甚至对旅游和旅游者有所排斥。如果排斥旅游者,就等于排斥了众多潜在的支持力量。多背一公斤将助学和旅游结合,普及了助学意识,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让更多人能为助学出力,是很有智慧的。

在团队关系处理上,“多背一公斤”也保持了非常开放的心态。他们有自己的团队,但并不刻意突出自己的团队,而是突出 “多背一公斤”、微公益的理念。谁认同这个理念,谁来多背一公斤,都可以,只要是为农村教育做事就好,不必加入他们的团队。其外虚是面向全社会的。其眼光、器识令人钦佩。

有朋友讲,“多背一公斤”做得比较泛,比较浅,似乎不如务实深入的团队。个人以为这不是大问题。项目做得深,必然直接参与者少,服务对象单一,地域性强,而多背一公斤在这方面正有优势。可以说两种模式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优势,也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多背一公斤”在普及助学上开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这不等于说安猪先生的团队和各省搞“多背一公斤”活动的团队都只满足于这种浅层公益内容。安猪先生的团队就是外中有内。他们照样有比较深入的助学、建校等项目。借助“多背一公斤”的品牌打开了局面,扩大了影响,争取了较多的社会支持,再做深入的“内”的项目也就方便许多了。

而且就整个助学界而言,也可以说做深入项目的组织是内,多背一公斤、旅游户外结合助学的是外,这个内和外也是互相配合的。前者让社会公益意识普及,也必然让众多做助学的团队受益。而旅游户外结合助学永远停留在多背一公斤的层面,也就难以深入下去,起不到深层的作用。这个任务还得众多专业团队来完成。两类团队、义工互相配合,利于促进整个助学事业发展良性循环。
 楼主| 叔孙仲通 发表于 2011-2-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虚实相济,次第发展

以上谈的主要的是静态的内外虚实的关系问题。这里谈谈虚实如何内外配合以及分阶段发展的问题。内用实,外用虚,用实之处和用虚之处是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发展到一定时机,进入新的更高一级发展阶段,则又有务实和务虚互相转化的问题。整个发展思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内实外虚,虚实相济,次第发展”。这里且以公益活动地域的选择为例加以分析。

有朋友说,我们的捐助物资有限,搞活动是集中到一个地方好,还是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好?个人以为两者结合为好。以上格桑花和麦田计划都是两者结合。我们当然希望关注到全国各地各省,但如果到处撒胡椒面,资源太过分散,就可能处处都不能深入。而只集中在一个地区局限也是明显的。我们不妨以一处为重点基地,另外挑选几处为次重点,有“精读”,有“泛读”,一处为内,其余几处为外,内实外虚,互相配合。主要基地一定阶段内资源可以多投入些,次要基地也要投放一些资源。主要次要基地获得的经验可互相对照,各基地间资源良性流动,行动、声势上也互为呼应,扩大影响,互相促进。这就是主要基地和次要基地的虚实相济。

时机成熟,则可进入更高一级阶段的发展。这里又涉及虚实的问题,主要指虚实转化。这里的虚实的涵义和内实外虚的虚实有所不同。以前写过《公益活动的务实与务虚》一文,务实主要指公益实务、物质救助,务虚主要指非物质层面的努力,包括理论探讨。这里说的虚实转化,主要就是从务实的实践中求得务虚的成果,并在更广阔区域领域化虚为实,求得更大更多务实的成果。在主要基地集中捐赠钱物的务实,实际上是为了获取经验、锻炼人才的务虚,最终目的是为服务最广大的地区,绝不是简单对主要基地特别偏爱而忽视其他地区。

曾国藩家书中说,读书好比挖井,熟读书和应看书(精读书和泛读书)应互相配合。挖一千口井不能见水,不如挖一口深井而及水。做公益是一样的。在主要基地把工作做踏实做深入,挖井要见水,要获取深层的经验。在这里摸索经验,建立信誉和良好的发展模式,发现和锻炼人才。到了一定发展阶段,此基地的经验成熟了,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培养、吸纳的人才将来也可以到别处开辟新天地。届时其他地区开展活动进展就会快得很多。这个过程需要讲次第,不可躐等,超越发展阶段。这就实现了虚实转化,以务虚的成果在更广大地区实现更大的务实。

我们看到,无论是助学、献血,还是文保、乡村建设,有的组织做得很散,一个省撒一点,不能深入,当地义工不能建立和巩固团队,城市义工关注点也分散,凝聚力弱。这就是有外虚无内实,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有的团队做事,将全部精力、资源集中到一个基地,做得很深入很出色,但有内无外,没有影响到其他地区,成为一座公益孤岛。此基地的经验因为缺乏其他参照,受地域性制约,将来可能也难以推广。关注点只有一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也受到限制。某些资源即使严重过剩也难以应用到别的地区。这都造成遗憾。

格桑花和麦田的发展脉络都体现了这十二字的思路。在重点基地深入耕耘,摸索经验,建立人脉,巩固团队,积累声誉,与次重点基地内外虚实配合,然后虚实转化,经验成熟了,声誉巩固了,团队壮大了,然后以点带面,以内带外,发展到能服务其他地区。格桑花和麦田的经验也影响到各地不同的公益社团,为助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更大范围的以内带外了。

内实外虚,虚实相济,次第发展。此思路可运用在地域选择上,也可用在其他层面。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把握好发展的次第,对本组织的成长成熟,对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益意识的养成,都是大有好处的。



叔孙仲通 2011.2.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28 01:00 , Processed in 0.0677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