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我看百蹊人力资源

[复制链接]
困困 发表于 2006-6-2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铁人 于 2006-6-19 14:45 发表
义工有责任感是那是必然的。这很容易做到﹐这是每一个公益组织都能做的。



另外,我觉得铁人这话说的有点大了

义工有责任感,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每个公益组织都能做到。

或者说,作到什么程度算作到?我们提交的资料有错误算不算做到?我们有该作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算不算做到?

我觉得“义工的责任感”不是每个公益组织都能做到的事。而是每个公益团体都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的努力的事。一旦重视不够,不努力,就可能松懈的事。

从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对义工工作的责任感就还是很不够的。仍须经常提醒自己,才能完成一些工作。不能自然就做到。
洪波 发表于 2006-6-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如果都能有责任感,善莫大焉啊!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6-6-2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太看明白铁人想说什么。我甚至觉得这不像是一个计划,更像是在总结前面做过的东西。

探讨解决资深网友、普通网友对百蹊的归属感、长久的关注程度及承担某些工作的责任感问题,不如先研究如何解决义工的同样问题。
一生悬命 发表于 2006-6-2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百蹊是我们大家”的义工文化。”

这个表述本身就有问题,铁人的意思应该是建立“百蹊是我们大家的”这一百蹊文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含混的口号而已,从归属权上讲,百蹊网属于站长所有;从决策权来说,百蹊是由协调组决策,站长拥有最终决定权,当然决策是在充分考虑各方面意见意见的基础上做出,但这不能就说是百蹊是大家的。
蠢猪 发表于 2006-7-1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仔细看了一遍。

期待后续。
瓶子小席 发表于 2006-7-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不说。学习中。。
t2000 发表于 2006-8-3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XX是我们大家的",是源于50年代的一句口号,导致了60年代盲目的大跃进,直接造成2000万人死亡
有的口号看起来很美,但是还是要考虑到实际执行起来存在的问题,就拿这个XX是我们大家的来说吧,这是建立在一个绝对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得商量,如果脱离了基础,那么就不能说这么空泛的口号了,应该具体化,例如,我们共同建设XX那是可以行得通的,再如,我们共同维护XX也是行得通的,因为在本质上,是已经包括的分工合作的意义
关于义工招募的一些看法,我们也曾经围绕着需要萝卜还是需要坑的问题来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和验证,事实上,我们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去挖坑,然后找萝卜去填的,所以有一段时间有很大部分人是反对永宁对于义工招募流程的改革,但是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点,一个义工并不完全是去做一件很实际的事情的,有时候可能有的人进来一两个月就因为各种原因流失了,但是,他们有过的这段义工经历却对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可能会不自觉的去更多关注公益方面的事情,也可能因为曾经进入过义工团队,对于公益有了比原来更深的认识,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加入义工的意义不在于他究竟能进来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在于,他真的曾经有机会参与过,这种权利我们不应该去剥夺
如果我们真的把义工和工作岗位看做是萝卜和坑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着力去培养更多的第二梯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组织啊
中国的公益事业会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就是公益观念缺乏了群众基础,有人会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做公益的话,那不一定做义工也会自觉去学的,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指意志力非常坚定的人而言的,这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他曾经加入过一个公益团体,那么就不是那么被动了,我们不妨自己做个试验,你很想去买一件电器,徘徊在国美,苏宁和其他大卖场之间,如果你在国美门口碰了钉子,那么可能还会去苏宁,如果还是碰钉子,那么可能还会去其他卖场,但是当你还是在卖场碰了钉子以后,那么你可能会对拥有这件电器的热情会暂时压制下来
所以义工的门槛,是不应该设置得过高的,宽进严出,大量培养对公益的参与者和关注者,才是公益长远发展之计
 楼主| 铁人 发表于 2006-8-3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t2000 的帖子

谢谢t2000,,
素馨 发表于 2006-9-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2000 于 2006-8-31 12:02 发表
但是,他们有过的这段义工经历却对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可能会不自觉的去更多关注公益方面的事情,也可能因为曾经进入过义工团队,对于公益有了比原更深的认识,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加入义工的意义不在于他究竟能进来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在于,他真的曾经有机会参与过,这种权利我们不应该去剥夺


没想过这点,确实有道理,我们常常说做助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参加一段时间的义工工作,确实比只是资助一个孩子,只是参加一次活动能令人有更大的感受,但如何在组织的需求和义工的管理中取得平衡,还得好好考虑。
品味生活的蚂蚁 发表于 2006-9-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不发言,是因为发言可能被““强加“的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28 23:58 , Processed in 0.0628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