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蹊助学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百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开启左侧

网络助学:梦想照进现实?

[复制链接]
绿野 发表于 2009-11-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着翻着,翻到了这个,有点意思,有版权的话请知会一声。

网络助学: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西门吹雪 发布时间:2006-12-08 01:31 访问次数:
219

一、一个助学网站


    1125日晚,刚刚和朋友喝酒回来的小崔微有醉意,他打开电脑习惯性点击进入了希望之光论坛,随即他意识到今晚希望之光没有发布待认捐孩子资料。


    希望之光((http://www.lohcn.org))是一个民间公益助学网站, 2002年,天涯社区一个叫镜与灯网友的一个帖子引起她的关注,那个帖子叫《在一首诗面前羞愧难当》,小崔回忆说那个帖子长期浮在天涯王牌栏目关天茶舍,写得极其真挚而感人。没有夸张的语言,也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刻意宣传助学,只是在文章末尾顺带提到了希望之光。小崔说:我看了几遍,然后就开始知道了这么一个网站。后来小崔认捐了一个读初中的孩子,两年后,他资助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小崔想重新找个适合的人捐助,原本是每个月的10号和25号相对固定发布待捐助孩子资料,但从10月份开始,希望之光将待资助孩子改为流水发布,这个给小崔带来一定的麻烦:因为希望之光是一个纯粹的助学网站,平时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小崔都很少进去逗留,只是在发布认捐孩子资料的时候进去物色适合的认捐对象。希望之光这么一变,那也意味着这段时间,小崔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个网的论坛。小崔也想找过其他的网站找到资助对象,但总觉放心不下,而通过希望之光捐助比较让他放心。


    在小崔看来,希望之光可能是国内最完善也是最纯粹的民间公益性助学网站。它成立于20018月,前身是公益性网站中国风(http://www.windcn.net/ 的重点栏目救助农村失学儿童网络志愿军,(后在义工的提议下改名为希望之光20024月,从中国风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网站。2002930日,希望之光论坛因故关闭。2002108日,希望之光网站临时备案通过,网站重新开放至今。


    作为一家公益性的民间助学网站,希望之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网络助学平台,将经过核实的贫困学生信息提供给愿意资助的网友,并跟踪和管理资助受助情况。作为一个助学平台,希望之光它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捐助形式。首先是网站调查了解贫困学生的详细信息一般获取资料有三个渠道,一是有关地区的学校、教委、团委、妇联等等官方渠道;二是调查组义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贫困学生资料;三是网友等其他个人提供的信息。为了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希望之光采取双向核实原则,对于官方途径提供的学生资料,由调查组义工实地调查核实;对于调查组义工在实地调查时得来的资料,通过相关地区的学校、团委、教委、妇联等机构核实;对于个人等以民间途径提供的资料,在调查组义工实地调查后,再通过相关地区的学校、团委、教委、妇联等机构核实。资料一经核实,希望之光便会在其网站的工作论坛上发布出来,由网友现场确认,如有愿意资助的网友可以按照希望之光的认捐程序确认,确认成功之后,网站提供学生具体的联系方式以及建议资助金额,由资助人直接将资助款项汇到学生手上。希望之光会跟踪款项的去向并反馈给资助人。每个学期开学前,网站会通过电子邮件把需要资助的金额发过来,并要求回复,如果不回复,说不定一个月你的信箱爆满他们的咨询信小崔有些夸张地说,不过小崔对希望之光的反馈工作有点微词:太慢了,有时候咨询一个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复,不知道他们工作程序怎么样。作为一个资助人,小崔最关心的是资助金是否用到该用的地方。

    让他放心的还有希望之光网站三不原则不转接任何对贫困学生的捐助,暂时不接受任何外界资助,暂时不接受任何官方媒体采访,其中前两条是为了保持网站的公益性,希望之光运作所有的费用,包括网站建设以及调查所需的开支,都由义工自己承担。决不接受外来捐助,这也杜绝任何网站负责人或义工从中获利的可能。

  
二、一盏灯和其他故事
  
    同样是公益助学网站,灯塔计划http://www.lighthouse.org.cn)在助学方式采取和希望之光完全不同的形式。


    20013月,灯塔计划在广州成立。成立之初有20多名义工,都是通过互联网聚集到一起,灯塔计划被称为全国首家一个面向农村教育的纯公益性质的义工组织。和希望之光的资金援助为目的不同,灯塔计划主要是从精神上资助。它的宗旨是致力于改善边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开拓边远地区孩子们的思维,传授先进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义工们给农村孩子传播生理卫生知识,告诉他们如何避免性侵犯;义工们还在课堂上模拟招聘会,让农村孩子懂得如何去自我介绍;义工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乡土认同感等。


    同样,和希望之光的低调不同,灯塔计划注意利用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立后一年,该计划几位创始人和义工即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要求去做节目。《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当地媒体和全国性大报《南方周末》的报道过也报道过灯塔计划的事迹。应该说,在网络民间助学圈内,灯塔计划名声算是比较大的一个。

    相对希望之光和灯塔计划,格桑花的助学方式就灵活多了,同样是依托网络平台,成立于20052月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主要面向西部地区,以贫困学生资助、物资捐助、西部支教等方式进行多方位综合助学。有一对一捐款、捐物、个人结对、团体结对,也有助学支教等活动。捐助资金直接由捐助人汇到西部学校或教育局专用账号,由格桑花义工赴西部同当地学校共同实地发放,并邀请捐助人代表和网友监督。助学金发放的原件寄回,统一在网上发布,领款表上必须有家长、孩子、老师、助学义工或当地联系人现场签字,学校盖章。在孩子较集中的地区义工实地监督发放助学金,并对孩子 家长宣传格桑花,让家长了解运作方式和举报途径。格桑花欢迎捐助人用各种方式对助学金和捐助物资发放情况进行核查。与希望之光不同的是,格桑花接受非定向捐助资金。网站上声明,募捐的资金主要用于格桑花实地调查、教师培训、建校舍和图书室等项目实施。


    如果说希望之光和格桑花是充当一个资助中介人身份,那么翻译助学网充当的则是一个捐助人的身份。翻译助学网创始人Owen是北京一家媒体的编辑,出生于山东一贫困地区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Owen认为对贫困学生的最好帮助,除了积极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捐助方和受益人的平台,探索新的援助形式,从而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20068月,Owen开始筹划翻译助学网,希望汇集各地翻译人才,提供力所能及服务通过提供英语翻译服务,收取一定的翻译费用。翻译费:50%捐助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30%支付给译者;20%用于网站维护和翻译助学项目的运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助学网并未直接面对被资助人。到11月份,加入翻译助学网的志愿者已达50多人。
  
三、梦想与现实
  
    希望之光、灯塔计划、格桑花、翻译助学网几乎浓缩了当前网络助学的主要形式。除了这几个助学网站,像心守家园、七彩阳光助学网、海南助学爱心网、山那边、守望志愿团体、智人慧心助学、百蹊助学网……等等这些,尽管在具体操作和目标上都有所不同,但无不带有明显公益性、网络性以及草根NGO特性。


    中国民间公益助学网站差不多也是从2000年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网站的出现,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农村贫困失学儿童得到了帮助。希望之光从20019月第一次捐助开始,截止到20061031日,已经有来自湖南、四川、陕西、宁夏、广东、甘肃、河南、广西、内蒙、安徽、贵州、山东、云南、重庆的 1066 名孩子通过希望之光网站得到各方网友的资助,累计资助金额超过 92 万元。格桑花成立以来,为105所学校的藏、汉、回、土等民族20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捐资助学,募集学习用品近6000件,书籍20000多册,并为助学地区受到雪灾侵害的孩子募集了衣物20多吨、燃料50吨、食品5吨。而灯塔计划,根据该网站介绍,从成立至今已经组织了7次大型的义教活动,参与下乡义教的义工达1000多人次,义教地点分布于广东省四会市、清新市、怀集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贺州市、湖南永顺县等11所乡村学校,前后服务时间近 90000小时,受服务的学生约达2500人次。


    然而,作为依托虚拟网络民间公益助学组织,先天后天都碰到了很多来自现实的问题。首先,在资助人与被资助人之间,民间公益助学网站不仅仅是中介的作用,更重要的还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对于以捐款捐物为主的网站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了解到被资助人的学生生活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一方面要取得资助人的信任,确保捐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对捐助中助学网站得到虚假资料或者资助人终止资助的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如何把这风险降到最低,是一个问题。而像灯塔计划这样以支教为主的民间助学组织,则需要在义工、学生和当地老师之间建构起信任感,对于学生,不是简单教授知识和描述所谓外面世界的精彩,而是要打开思维,找到适合方式和内容传授才能够让学生接受。灯塔计划在实施之初,还碰上因传授超前的教学理念而找到当地教师抵触的尴尬局面,因为当学生接受并喜欢上义工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义工回去后,学生回归从前的严肃、呆板的课堂秩序,变得更加不遵守课堂纪律,也不那么尊重老师。然而,升学的压力和自身的学历文化水平却让当地的教师不可能做到义工那样的教学。


    作为公益助学网站运作本身也是一个问题。目前除了希望之光、守望志愿团体等极少数网站声明不接受任何外来捐款之外,大部分助学网站并没有很明确网站运作资金来源以及是否接受外来捐款。这未免不让人产生公益变色的担忧。不过,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声明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的,不设任何专职工作人员。这使得对物质上的担心有所缓解。


    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法律和政策上的问题,即是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当前,中国官方对民间组织控制相对严格,绝大部分网路助学机构都没有获得合法身份——没有经过民政系统的注册,或者认证,因此这些组织因此还处于政策、法律的边缘。今年4月份,灯塔计划五周年之际,灯塔计划的发起人接受有关媒体的采访时候,坦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获得合法身份。没有合法身份也意味很多活动无法开展,因为会随时扣上非法组织的帽子加于取缔。这实际上是中国草根NGO(非政府组织)普遍面临的困境。也许,网络助学,梦想是否能够照进现实,最终还得取决于官方对这些民间公益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给他们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

  编辑: 洛烨 来源:《知道》电子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百蹊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百蹊助学网 ( 粤ICP备14008989号 )

GMT+8, 2024-4-28 04:09 , Processed in 0.1378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