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撤点并校的进程
“两免一补”的政策推行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上学应该不用交钱,至少费用应该大减才是。但是实际上很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反而增加——对农村有重大影响的这项政策就是“撤点并校”。当村里的学校被撤掉以后,学生就要集中到中心校上学。村到中心校有公路和班车的,学生就要付钱坐车,许多村离中心校远,不通公车,要走三、四个小时到中心校去上学。不可能通勤,就必须住校。
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许多县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要在村庄2.5公里之内,以便学生就近上学。但在8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以农村初、高中为重点,逐年撤并了许多初高中及小学。 1990年我在贵州一个县调查,当地教育单位以调整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撤除了三分之一的学校。许多我访问的县将所有乡(在山区,一个乡约5000至15000人)的高中撤了,全县只剩下一个高中,集中在县城;同时将数个初中合并成一个中心初中。离学校远的村,孩子要走3、4小时,近的也要走2个小时,因此大部分的初中生都要住校。集中办初中的措施,到2000年基本完成。 中国农村的小学有两种,即“教学点”和“完小”。“教学点”一般四年级以下,多设在人口较少偏远贫困的的村寨。完小到五年级(部分北方小学)或到六年级,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撤点并校”是把教学点撤了,将几个学校并成一个中心校。 2001年 中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 《决定》公布以后,各县就开始逐年推行合并农村小学的措施。所谓撤点并校,“点”指“教学点”“校”是指完小。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重点在“撤点并校”,而往往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 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调整工作。许多县教育部门撤并小学及教学点,尤其在一些山区,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撤了近1/2至2/3的教学点及完小,这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部公布1998年至2007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
1998到2007 九年间,全国学校数目减少了47.50%。 而人口减少了24.30%. 教育部门对“撤点并校”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口减少。但由上表可看出,学校减少力度比人口减少的力度大了一倍。在这撤并过程中,影响最大,撤并力度最大的是贫困山区的小学,为孩子、父母造成了重大的不便。
撤点并校在贫困山区集中在撤除偏远小学,并将集中办学看成是现代化教育的表现。2005 年中国教育信息报对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吕梁地区“撤点并校”是这样报道的:“2005年为“教育重点年”,……短短两年时间。其中农村小学由2003年的205所调整为现在的94所,农村初中由15所调整为7所,共计撤并农村中小学119所,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分散办学向规模办学,常规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建国以来该区教育史上投入资金最多……。直接受益的农村学生达20000余人。”
关于“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报道中没有提到的是:这些学校多在边远贫困山区,多为一村一校,村与村之间距离远,把这些学校撤并的直接结果是这些村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7、8岁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 在《决定》中提出“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可事实是越在“在交通不便的地区” 撤点并校的力度越大。 下表是山西某边远山区两个乡撤校的调查(刘磊2008):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2007四年,这两个乡撤除了近2/3的学校,影响了近千名孩子。“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之前,这两个乡虽谈不上“村村有小学”,但至少能够保证适龄入学儿童就近上学。而在实施“撤点并校”政策之后,撤校的村庄出现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